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紀念鄧小平逝世二十周年

黎城:鄧小平理論最早的試驗田

2017年01月23日13:48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圖為黎城會議舊址

圖為黎城會議舊址

  “黎城是革命老區,是鄧小平抗日戰爭時期從事軍事實踐和經濟建設的重要地方。”2013年9月14日,本報特派採訪組來到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該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廣興介紹說,在黎城,小平同志用一貫倡導的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方法,在軍事、經濟、農村等方面,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形成了今天的鄧小平理論雛形,“可以說黎城是鄧小平理論最早的試驗田。”

  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並在黨章中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作為繼承和發揚毛澤東思想的鄧小平理論內容極為豐富,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在這個理論體系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既是其活的靈魂所在,也是形成發展,並構成科學體系的哲學思想基礎。

  “1940年4月11日至2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黎城召開了高級干部會議。鄧小平出席了這次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孫廣興介紹說,在黎城會議上,鄧小平明確指出“發展生產是堅持根據地的重要保障”的重要論斷。翌年3月,他受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委托,相繼在一系列會議上提出注重經濟建設的主張,成為新成立的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努力經濟建設,增加邊區財富》的施政綱領,形成了鄧小平經濟改革、對外開放思想的最早胚胎和雛形。

  “從此,各抗日根據地開始了全面建設時期。”孫廣興告訴記者,僅太行區,各部隊僅l943年就種地10萬畝以上,其中開荒地8萬畝,總收入l500萬元以上,其他日用品不但可以自給,還可外銷。經濟的發展,使根據地渡過了重重困難,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關於建軍問題,鄧小平特別強調,要用黨的辦法而不是個人的辦法帶部隊,要將部隊服務於黨,而不是某個人。“在1941年初的精兵簡政工作中,129師成為全軍的表率。”孫廣興表示。

  “1944年11月至12月,在黎城召開的太行區第一屆群英會上,鄧小平指出,要把扶助貧困,獎勵富農在反對封建剝削上結合起來,目的是要使貧的變富,富得更富,通過富民政策促進根據地新民主主義經濟的發展。”孫廣興說,同時,鄧小平精辟地指出,科學的力量是很大的。他還勉勵大家,不要把科學看成什麼神秘的東西,也不應把科學離了實際,科學本身就是實際經驗的總結,壞的去掉,就是結合本地條件的好科學。

  鄧小平同志在黎城縣進行的這段經濟建設實踐,不僅是彌足珍貴的歷史經驗,而且初步形成了鄧小平理論的雛形,從發展才是硬道理,科學是第一生產力,“三個有利於”,尤其是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發展民營經濟,經濟要放開等論斷都體現了出來。“由此可見,鄧小平的經濟富民思想,在黎城太行抗日根據地時期就已經萌生了。”孫廣興說。

(責編:秦晶、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