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紀念鄧小平逝世二十周年

鄧小平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袁元

2017年01月19日13:29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從1977年到1997年,給鄧小平的時間隻有20年,一個人從73歲到93歲,用20年的時間使中國告別了短缺經濟,改變了13億人的生活和命運。

  這就是鄧小平連同他的理論的魅力

  “鄧小平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老百姓概括得最准確。他們貼的春聯是‘致富感謝鄧小平’﹔詞作家蔣開儒在歌曲《走進新時代》中進一步提升為鄧小平帶領中國‘改革開放富起來’。富起來,按照鄧小平理論的術語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所以,要我來概括鄧小平理論,很簡單,其全部理論基礎就是這10個字”,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時,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龍平平這樣談起了鄧小平。

  “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鄧小平思考中國問題的立足點,是鄧小平理論的內核”,龍平平分析說,正是圍繞著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問題,鄧小平提出並闡發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論觀點。概括來說,主要是由6個方面構架了一個理論體系:改革開放是發展生產力的基本動力﹔確定了中國100年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即三步走發展戰略﹔發展生產力的國內環境,即穩定壓倒一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生產力的外部環境,即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通過發展生產力推動社會和人全面發展的理論﹔“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在這個豐富的理論體系中,還包括鄧小平其他一些經典論述,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三個有利於,兩個大局,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發展是硬道理,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的本質,等等。

  “鄧小平理論的貢獻是什麼?就是初步回答和解決了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大國怎樣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其直接效應就是使一個13億人口的東方大國總體上告別了短缺經濟,進入了豐衣足食的小康社會”,龍平平評價說,“這就是鄧小平連同他的理論的魅力。”

  橫下心來發展生產力

  上世紀50年代后期起,由於黨的指導思想和執政理念發生了偏差,逐漸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忽視發展生產力和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國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據統計,按正常年份百元投資的應增效益推算,文化大革命10年間,中國國民收入損失達5000億元。那10年,正是國際局勢趨向緩和,許多國家經濟起飛或開始持續發展時期,我們卻喪失了機遇。10年內亂,國民經濟瀕於崩潰的背后,隱藏著黨的執政基礎削弱,人民對共產黨執政信心下降、對黨的執政能力的困惑。

  “文革”結束后,百廢待興,中國向何處去?為此,從批評“兩個凡是”,到發動和領導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到東北之行,鄧小平奔走呼號近兩年。鄧小平提出,迅速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們執政的根基。他提醒人們說“我們太窮了,老實說對不起我們的人民。我們的人民太好了。外國人議論中國人究竟能夠忍受多久,我們要注意這個話。”“社會主義要表現出它的優越性,哪能像現在這樣,搞了20多年還這麼窮,那要社會主義干什麼?”由此,他旗幟鮮明地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我們必須橫下一條心來,一心一意發展生產力,緊緊扭住不放,一刻也不能動搖。鄧小平的這些新的理念振聾發聵,逐漸成為全黨的共識。

  1978年底,鄧小平帶領全黨重新恢復和確立了黨的正確的執政理念。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摒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和黨的執政理念的撥亂反正,為開創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掃清了道路。

  給人民看得見的利益

  打破傳統的吃“大鍋飯”的平均主義,恢復按勞分配原則,給人民看得見的物質利益,激發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是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殫精竭慮的事情。

  1977年到1978年,他先后14次闡述了應該從我國經濟落后,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帶動整個經濟快速發展的設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中,他鄭重提出:“在經濟政策上,我認為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於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來,就必然產生極大的示范力量,影響左鄰右舍,帶動其他地區、其他單位的人們向他們學習。這樣,就會使整個國民經濟不斷地波浪式地向前發展,使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他強調,“這是一個大政策,一個能夠影響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大政策,建議同志們認真加以考慮和研究。”根據鄧小平的意見,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認真執行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計算報酬,克服平均主義。”

  以“大包干”為主要形式的農村改革,就是由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而發軔的。農村改革使廣大農民獲得了看得見的實惠,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生產熱情,迅速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短短幾年,“大包干”席卷全國,成為中國農村主要生產方式。隨之而來的各種各樣的農村專業戶,特別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則引發了中國傳統農業結構和農村社會的分化與重組。在不平衡發展中,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了起來,對全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和推動作用。

  規劃改革開放藍圖

  在農村改革獲得成功之后,鄧小平因勢利導,及時把效率優先,鼓勵先富的原則引入城市。改革開放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全國,梯次向縱深發展,產生了神奇的創造力量。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迅速提升,社會面貌和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到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計劃經濟一統天下的局面被徹底打破,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形式和多種分配形式並存的利益多元的經濟社會。

  在這個過程中,鄧小平以敏銳的思考提出和闡發了一系列重要的觀點、決策和論述,完成了對改革開放的總體設計。這體現在:對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和時代特征作出新判斷,及時調整外交政策,制定新的國際戰略﹔對基本國情作出新概括,提出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新論斷﹔闡述實行改革開放與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的關系﹔制定“三步走”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改革開放的發展目標﹔不斷解放思想,深入研究計劃與市場問題,鼓勵全黨探索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等等。這些重要的思想觀點、決策,規劃了改革開放前進的科學軌道。

  而1989年之后,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鄧小平,仍然以高度的責任感,關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龍平平說,這期間國際和國內形勢不斷發生變化,引起鄧小平的深刻思考,他多次發表重要談話,對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繼續發揮指導作用。特別是1992年他以88歲高齡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講話,針對改革開放新問題新情況,提出了一系列新穎的思想觀點,系統地表達了他對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體構想,推動改革開放進入了又一個大發展的新階段。

  改革的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裕

  在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中,效率優先,鼓勵先富的原則在加速發展生產力的同時,也加劇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沿海與內地,東部與西部,以及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逐漸拉大了。怎樣看待現實社會發生的差距拉大、貧富分化問題呢?龍平平認為,這需要理清鄧小平的發展思路。鄧小平時代,黨執政的最大問題是帶領人民解決溫飽,擺脫貧困。發展是硬道理,不發展隻有死路一條。新中國建國前期中國共產黨近30年執政經驗証明,同步發展不可能,共同富裕隻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中國,要發展生產力,必須從國情出發,因地制宜,千方百計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鼓勵勞動者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尋求致富之路﹔允許和鼓勵一部分有條件的地區、一部分勤勞肯干、有經營能力的人先富起來,帶動越來越多的地區和群眾走向富裕,這是當時中國發展生產力唯一正確的捷徑。在中國,首先要解決發展問題,然后再解決發展起來出現的問題。

  對於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地區差距和貧富差距問題,鄧小平早就未雨綢繆。1988年,鄧小平闡發了“兩個大局”思想。他說:“我們的發展規劃,第一步,讓沿海地區先發展﹔第二步,沿海地區幫助內地發展,達到共同富裕。”到1992年春,鄧小平和盤托出了他的大思路。他說:“共同富裕的構想是這樣提出來的: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可以設想,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他進一步歸納說:“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既要激發活力,又要注重公平”,這是黨中央的大思路。這表明,經過這30多年改革開放偉大實踐,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黨的執政理念也隨之獲得新的升華。(袁元)

(責編:秦晶、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