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紀念鄧小平逝世二十周年

“以人為本”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特征

耿相魁

2017年01月19日13:24    來源:《理論月刊》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關鍵詞:以人為本﹔鄧小平理論﹔重要特征

  以人為本就是把廣大人民群眾看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和動力,把實現人民群眾的政治、經濟、文化利益看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強調尊重人、解放人、發展人。尊重人是指尊重人的利益、尊重人的權利、尊重人的勞動、尊重人的創造、尊重人的自由等﹔解放人不僅是指政治上的解放,而且是指使人擺脫愚昧和貧困的奴役,走向文明和富裕﹔發展人是指使人的德智體美勞和諧完整的發展,個人潛力和智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個人需要得到全面豐富和滿足,使人的現代化和經濟社會的現代化互相促進、協調發展。我國古代就有豐富的愛民為民思想,如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思想,黃宗羲更為直接提出了“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本思想等,但他們都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為了“得民心”進而“得天下”,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民為本”,隻有無產階級政黨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以人為本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人本觀,貫穿於鄧小平理論的各個方面,在鄧小平理論中都得到了光輝體現。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將它作為重要的執政理念,貫穿於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方方面面。

  一、體現在社會主義本質論中的“以人為本”思想

  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在認真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中,鄧小平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首要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對社會主義本質這一重大問題作出了科學總結和理論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1]把社會主義制度理解為以人為本的社會制度。他把社會主義本質的內涵分為兩個層次,即“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和“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第一層次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第二層次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從邏輯關系上講,前者(“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后者的基礎,是后者的手段,而后者(“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才是最終目標。這兩個層次是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和根本目標的統一。鄧小平多次強調:“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是人民的共同富裕。”他堅決摒棄了“文化大革命”中搞的“窮過渡”,確認“致富不是罪過”,堅持“社會主義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而共同富裕的主體就是人民群眾,也就是說,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標和最終價值。社會主義本質論反映了鄧小平“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澄清了在“什麼是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上長期存在的偏見和迷惘。

  二、體現在“三個有利於”標准上的“以人為本”思想

  鄧小平提出判斷我們改革開放和各項工作得失成敗的根本標准,就是“三個有利於”,即“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在這一標准中,生產力標准處於第一位,是最基本的標准﹔“綜合國力標准”處於第二位,是基本標准的延伸﹔“人民的根本利益”處於第三位,是所有標准中最高的、最終極的標准。“三個有利於”是鄧小平的價值判斷中最根本的價值標准或評價標准,集中體現了鄧小平的人本主義思想。“三個有利於”要求以人民為評價主體。不論是革命還是建設、改革,都必須以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權利、人民的價值為最高標准,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他尊重群眾,熱愛人民,關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政策和方針的出發點和歸宿。鄧小平說:“生活水平究竟怎麼樣,人民對這個問題感覺敏銳得很,我們上面怎麼算賬也算不過他們,他們那裡的賬最真實。”[3]人民生活水平究竟如何,是否得到提高,要由人民作出評價,人民是評價判斷的主體,這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根本觀點。我們的各項工作是否有價值,有多大價值,必須由人民來評價,這是對改革開放前實踐中奉行的“以階級斗爭為綱”和以是否“革命”作為劃分一切事物的一系列“左”的標准的撥亂反正,體現了鄧小平的價值觀是對傳統的“以人為本”思想的重大創新。鄧小平正是從人民價值主體的原則出發,要求我們向人民群眾負責,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放在首要地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難。他強調堅持從人民利益出發,“對人民負責”,“為人民造福”,“取信於民”,“甘為人民公仆”,這些思想始終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我們黨執政的指導思想。

  三、體現在“三步走”發展戰略上的“以人為本”思想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民主、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鄧小平不僅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而且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和當代世界的迅速發展,實事求是地提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三步走”發展戰略,始終是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目的和歸宿,每一步都有相應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標准,即“溫飽型”、“小康型”和“比較富裕型”,糾正了以往在制定經濟計劃中對普通人民群眾生活關注不夠的問題。鄧小平規劃的“三步走”戰略,充分體現了他時時處處關注人民群眾生活狀況的“以人為本”思想。在發展速度上,鄧小平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要爭取較快的發展速度。但“快”必須是沒有水分的,要老老實實地計算,要最終體現在人民生活水平上,這樣的速度才過得硬。為了更快地實現“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他強調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達到共同富裕。但是實施這一政策,必須制定正確的政策和法規,防止兩極分化。鄧小平的發展觀,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發展觀,“人民性”則是鄧小平社會發展觀的本質特征。

  四、體現在市場經濟理論方面的“以人為本”思想

  鄧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說市場經濟隻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隻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4]“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在以后的多次談話和講話中,鄧小平同志又多次闡述這個觀點。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在南巡談話中更是明確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5]這就對長期爭論不已、阻礙我們前進的社會主義能否搞市場經濟這個問題,進行了清楚、透徹、精辟的總回答。黨的十四大又明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定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解決了一個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意義就在於促進普遍的獨立個人的生成,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我國市場化帶來的最根本變化就是人的變化,一切其他變化都可以歸結到這一根本變化上來。人的變化包括許多內容,而就我國的歷史和現實情況而言,核心的問題是人的獨立,這是我國社會最需要而又最缺乏的。從人的發展過程來看,實現個人獨立的歷史轉變在我國至今沒有完成。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的漫長歷史,造成我國從未形成過真正具有獨立人格的個人。靠天吃飯的小生產方式使人不得不屈從於自然﹔封建宗法制度的社會結構把人牢牢地系在自然血緣紐帶之中﹔儒家的人倫道德又幾乎扼殺了人的一切個性,沒有真正的“個人”,所有的只是官吏(即貴冑、貴族、士大夫)或百姓、君子或小人等。到了近現代,雖然經歷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巨大變革,人和過去有所不同,但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更多的是要求人們“服從”和“執行”,家長制、獨斷專行的封建宗法殘余影響很大,個人不可能獲得應有的經濟、政治和思想上的獨立性。個人缺乏獨立的人格,無法充分發揮其能動性和創造性,無法釋放其內在潛力,這也是我國社會生產力長期落后的最深刻的根源,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正是市場經濟所要完成的歷史使命。市場經濟正好是這樣一種活動體系,是在高度分工基礎上形成的獨立個人之間的一種社會化的交往形式和聯系方式,其本質要求人們能夠獨立自主地進行分析、判斷和決策。首先,市場經濟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以貨幣關系代替了自然關系,從而擺脫了對人身的依附和依賴。在市場交換關系中,人們面向市場也就是面向社會﹔參與交換就是參與人類的共同活動﹔交換物品就是交換人們的不同勞動﹔佔有物品就是佔有共同的社會生產力,這樣個人便和社會融為一體,人們可以充分發揮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其次,人身依附關系的解除也意味著打破了人格從屬的等級關系,使人們獲得了平等的地位和權利。在市場交換活動中,隻有一種身份即物(包括商品、貨幣、資本、勞動力等)的所有者的身份在起作用,它不允許有超經濟的特權和不平等的關系,否則就無法實現等價交換了。最后,人身依附關系的解除為獨立個人的成長、發展提供了學習和鍛煉的場所。在市場經濟中,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個人不同的智力、體力、能力及努力程度都對個人的成功與否起著決定作用,這就是價值規律的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那麼,每個人隻要參與競爭,投身於這所“大學校”,就會逐漸地學會和駕馭規律,成長為自主、自立、自律和自由的獨立個人。市場化的歷史功績主要是促進了個人人格的生成和發展,推動了獨立個人的自由活動。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任何生產都是個人力量的物化,個人力量的相互聯系就構成社會的生產力。因而要解放生產力,在現實中就要首先解放個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的歷史性實踐為馬克思主義這一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事實証明。市場經濟的本性就是以個人為本體的自主性經濟,傳統的計劃經濟則是命令性經濟,二者的性質根本不同,自主性經濟要求發揮一切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創造性,而不是隻調動少數或個別人的積極性,所以市場化必然帶來人的普遍的全面的解放。

  五、體現在民主法制理論方面的“以人為本”思想

  鄧小平理論中蘊含著豐富的民主法制思想。他多次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6]“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7]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得到長足的發展。經濟平等需要一定的政治民主作保障,沒有政治上的民主就很難做到經濟上的平等。所以近代以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人與人之間取得經濟平等權的同時,也獲得了政治上的民主權利,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人關系的一個突出特點。考察近代以來的民主國家,無不隨著市場化的發展而逐步實現民主化。第一,市場化引起了“人民”概念內涵的巨大變化。“人民”已不像過去那樣僅指社會中的某一部分人,而是指社會上的全體公民。民主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才說,隻有到了近代市場化階段才實現了真正的民主。第二,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種法制經濟。隨著經濟市場化,社會生活也必然地法制化,“人民的權力”也逐漸以法律的形式得到確認。凡是建立民主制度的國家,都明確地把實現和保障人的民主權利作為民主制度的內容在憲法中規定下來,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規定下來。在人與人之間的政治關系上,民主制度是對專制制度的一次革命。專制制度是以其嚴格的等級制度和思想禁錮踐踏人的權利,抑制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民主制度則為人權利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核心的價值就是“以人為本”。

  當今世界潮流是和平與發展,民主化的浪潮波及世界各國,樹立“親民”、“愛民”形象已成為許多國家競選國家或地方官員的重要手段。在這種形勢下,作為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更應該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去。鄧小平正是總結了以往我黨執政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面對世界民主化的潮流,反復強調:“(我們黨要)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系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要以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政策和改革體制的標准,反復強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實現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反復強調要用制度和法律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這種“親民”、“愛民”、“為民”和以平民身份出現於人民群眾之中的思想和作風,就是我們黨具有時代特色的執政理念,就是我們努力學習和實踐的“三個代表”思想,是我們要牢固樹立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觀。

  鄧小平理論充滿著深厚的人本主義思想底蘊,內涵著對人的存在和發展的深沉眷注,具有獨特而深厚的人文精神。鄧小平曾經深情地表達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是鄧小平對中國人民群眾的真切情感,是其最高價值觀的具體化和深化。可以說,對中國人民的生存狀況和現實命運的深切關注,以及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和走上民主、文明、富強而傾注畢生精力,正是鄧小平“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也是鄧小平理論的鮮明特色和突出特征。

  [1][2][3][5]鄧小平文選(第三卷)[C].1993.373、372、355、373.

  [4][6][7]鄧小平文選(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1994.236、168、146.

(責編:秦晶、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