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秋,紅七軍奉命開往江西。出發前,政委鄧斌(鄧小平)、軍長張雲逸神機妙算,指揮紅軍分頭挺進白區,掃蕩平馬、田州、凌雲、樂業、都安、平治等縣敵人。10月初,各路紅軍雲集河池山城。
鄧斌帶領一支隊伍從田州取道東蘭,會同韋拔群一道前往河池。河池一下子聚集了那麼多紅軍,人歡馬叫,歌聲四起,一片歡騰。紅軍在這裡小休后即進行整編。為了適應革命形勢發展,紅七軍把原來三個縱隊改編為三個師:19師、20師和21師。韋拔群任21師師長,陳洪濤任政委。21師留下在右江地區堅持革命斗爭。為了加強遠征部隊的作戰力量,韋拔群要求把21師的兵力充實到兩個兄弟師去,隻留下特務連。他這種顧全大局的精神得到鄧政委和張軍長的贊揚,紅七軍指戰員深受感動。
11月5日,在河池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和授旗典禮,鄧斌政委親自給三位師長授軍旗。他號召紅軍高舉革命紅旗,同舟共濟,勇往直前,為解放被壓迫的勞苦工農大眾和建立新中國英勇奮斗。全場軍歌嘹亮,口號此起彼落,匯成一支雄壯的交響曲。
韋拔群接過鄧政委授予的軍旗,回到師部,插在門前空曠的院壩裡。軍旗“嘩啦啦”迎風飄舞。在啟程回師東蘭前,鄧斌和張雲逸來到師部給韋拔群送行。鄧斌語重心長地說:“我們走后,你和洪濤同志的擔子更重了,桂系軍閥會利用我軍主力離開廣西之機,傾盡全力‘圍剿’右江蘇區,今后的斗爭會更艱苦復雜啊!”
張雲逸軍長說:“你回到東蘭,要盡快充實21師的兵力,廣泛開展游擊戰爭,牽制桂系軍閥對我北上部隊的堵擊。”鄧斌接著說:“要盡快抽
調干部去開辟新根據地,向外發展革命力量,運用游擊運動戰的戰略戰術,打敗敵人集中兵力‘圍剿’根據地的陰謀。”
韋拔群說:“兩位首長的重要指示,我們一定照辦!”
韋拔群扛著鄧政委授予的軍旗回到東蘭西山后,便遵照鄧、張的指示,著手整編部隊,把各縣赤衛隊調上來,編成了三個團。在這面軍旗的照耀下,紅21師(后改為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三師)轉戰左右江和紅水河兩岸山村達十幾個春秋。
11月9日,紅七軍19師、20師七千多指戰員身著軍裝,頭戴紅星,高舉著鄧政委授給的軍旗,威武雄壯地向東出發了。(石楠 郁林)
(摘自《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