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探求開發長江 探尋騰飛之路

2016年08月30日14:32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四川東部有一條浩浩蕩蕩的嘉陵江,它在合川這個地方匯合了西邊的涪江和東邊的渠江,然后南行到重慶,匯入奔騰的長江。

世紀偉人鄧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於渠江岸邊的廣安縣。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鄧小平15歲那年離開廣安乘船沿渠江、嘉陵江南下到達重慶,考入了在重慶開辦的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第二年,他順江東下,漂洋過海,開始了逐西潮、救國家的革命歷程。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60年間,中國和世界都改變了原來模樣。

1980年7月,鄧小平視察長江,再次從重慶順江東下。他對60年前由長江沖出四川走出國門的情景仍記憶猶新。他在“東方紅32號”輪上對陪同的人員說:“1920年出川,去法國留學,船行到中途壞了,隻好改變行程,起旱,走陸路出川,交通真是艱難啊!”

60年前,16歲的英發少年順江東下,是為了沖出四川,走出國門,逐西潮,救中國﹔60年后,76歲的堅強老人順江東下,是為了探求修建長江三峽工程的可行性,探求開發長江,探尋中華騰飛之路。

鄧小平在對三峽庫區及建設中的葛洲壩水利工程進行實地考察之前,先行視察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秦代李冰父子在岷江上游與中游分界處的灌縣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很好的社會效益。它是中國古代水利史、科技史、文明史的突出成就。毛澤東和周恩來都非常珍視都江堰的成就。1958年中共中央成都會議期間,毛澤東不僅利用休息時間借閱《華陽國志》《都江堰水利述要》《灌縣志》,研究中國古代最大、最成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而且懷著極大的興趣到灌縣視察了都江堰。周恩來多次向外賓介紹都江堰,夸獎它經過了兩千多年歷史的檢驗,是成功的。1972年11月21日,周恩來主持葛洲壩水利工程匯報時,意味深長地說,水利至少有兩千多年的經驗,這是科學的事,都江堰總算個科學,有水平,有創造!兩千多年前有水平,兩千多年后我們應更高。

這次,鄧小平視察都江堰,同毛澤東、周恩來一樣,是要從都江堰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智慧,是要研究、繼承、發展都江堰的水利成就,為治理長江,開發長江,修建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利工程服務。

視察都江堰之后,鄧小平乘火車到重慶,一下火車就上船開始了視察長江之行。

要不要修建三峽水利工程,是一個長期有爭議的問題。鄧小平十分關心這個問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興建三峽工程問題又提上了日程,爭論也開始一步步升溫。國內外許多有識之士對三峽工程問題進一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贊成或反對的意見。鄧小平盡管在北京多次聽到了各方面專家和有關負責人的論証和意見,但他認為事關重大,作出決策要慎重,要對11億中國人民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他決定親自看看三峽,作一番調查研究。

在船上,鄧小平同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副主任魏廷琤自然而然地談論起修建三峽工程問題。鄧小平說:“反對建三峽大壩的人有一條很重要的理由,說是建了大壩以后水就變冷了,下游地區水稻和棉花都不長了,魚也少了。有沒有這回事?”

在長江上建造大壩,必須權衡利弊、謹慎從事,一點也不能馬虎。基於此,鄧小平十分重視反對意見。

魏廷琤答道:“不會有這樣的影響。第一,三峽水庫按200米正常蓄水位,比原來河道水面隻增加一千多平方公裡,對氣候影響不大,不會有明顯改變。第二,水庫水溫呈垂直分布,長江流量大,可以調節。最重要的論據是丹江口水庫,丹江口水庫修起來后,漢江中下游解除了水患,糧食、棉花連年豐收,漢江的魚產量也並沒有減少。如果說影響,就是水庫蓄水之后,上游沖下來的餌料相對減少了一點。”

鄧小平認為魏廷琤持之有據、言之有理,點點頭說:“噢,是這麼回事啊!”船過夔門,鄧小平到船尾看瞿塘峽進口。對於兩個壩址的比較和發電航運、投資、工期、發電機組的制造等問題,他都一一詳細詢問。

船過三斗坪,鄧小平站在甲板上,舉起望遠鏡久久地凝望著壩區。

接著,鄧小平到葛洲壩工地,看望正在施工的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他還察看了荊江大堤的防洪形勢。

通過實地考察、調查,鄧小平得出的結論是:“輕率否定三峽不好”。他不僅肯定了三峽工程在開發水電能源上的巨大效益,而且肯定了三峽工程對防洪的重大意義。他說:“三峽搞起來以后,對防洪作用很大,現在洪水真的來了,很多地方是要倒大霉的。”

鄧小平到達武漢后,召集趙紫陽、姚依林、宋平等人到武漢研究三峽問題。他再次談到建設三峽的效益和防洪問題,並指示國務院要研究三峽建設問題。

在這之前的幾個月中,鄧小平談論編制長期規劃的意見時,多次強調要開發長江、黃河的水力資源,發展水電。1980年3月19日,他說能源問題是經濟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經濟建設很難前進。他要求對煤、電、油、水利、沼氣、太陽能、風力要全面進行研究、規劃。他特別強調要搞水電,認為長江中上游、支流,還有斷層地帶,黃河中上游,都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可供利用。怎樣搞水電?鄧小平指出,其一,要同外國人合作,和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技術結合起來考慮,現在就開始,不要等。其二,要同開發西南的有色金屬、稀有金屬聯系起來考慮。5月20日,鄧小平對怎樣搞水電進一步補充說,聯合國貨幣基金組織借給我們的錢應該主要用在打基礎上,如搞水電。至於為什麼我國的能源開發應該主要搞水電?鄧小平分析道:水電建設雖然周期長一些,但不用煤,成本低,利潤高。

在鄧小平關心下,我國水電建設進入了大規模發展的新階段。關於三峽工程,根據鄧小平的意見,1980年8月,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常務會議,進行了研究,決定由科委、建委組織水利、電力及其他方面的專家進行論証。

1982年7月26日、10月14日,鄧小平同國家計委負責同志談“六五”計劃和長遠規劃時,再次提到三峽工程、強調搞水電。他指出,大的建設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三峽已做了不少工作,當然這樣大工程不能很快上。煤、電、油項目的前期工作要抓緊,盡快做在前面。他說:“真想搞建設,就要搞點骨干項目,沒有骨干項目不行。”“火電上不去,要在水電上打主意。水電大項目上去了,能頂事。”

在鄧小平描繪的宏圖中,我們不僅看到了毛澤東、周恩來“高峽出平湖”的遠大理想,而且,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個理想同中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緊密聯系,這個理想向現實的轉化在一步步地接近。

1986年,國內外對三峽工程出現了一些議論。有人在匯報時說:“看了三峽后認為有三個問題:技術、經濟、政治。技術、經濟問題都可以解決,難辦的是政治問題。一些反對的同志,並不是這個方面的專家。有的主要是對共產黨有意見,如果將來人大審議時,有三分之一棄權或反對,就成了政治問題。”對此,鄧小平深刻指出:“如果技術、經濟可行,還是應該上。上有政治問題,不上也有政治問題,不上的政治問題更大。”

1992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進軍三峽的序幕終於拉開了!

鄧小平不僅僅關心大江大河,他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地都要倡導全民義務植樹,並身體力行。

1981年夏天,四川、陝西等地遭受了嚴重水災,長江、黃河上游都出現特大洪峰,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水災發生后,鄧小平惦記著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危,思考著治本之策。9月,他特地找到萬裡說,最近的洪災涉及到林業,涉及到木材的過量採伐。看來中國的林業要上去,不採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是否可以建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一項議案,規定凡是有勞動能力的中國公民,每人每年都要種幾株樹,比如三至五株,包栽包活,多者受獎,無故不履行此義務者受罰。總之,要有進一步的辦法。10月19日和11月9日,中共中央書記處連續兩次召開會議,討論貫徹鄧小平關於植樹造林的談話精神,一致同意鄧小平的意見,並由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決議(草案)。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以法律形式為每個適齡公民規定了每年植樹三至五株的義務。

鄧小平是義務植樹的身體力行者。每年植樹季節,他都要拿起工具,參加植樹造林的行列,履行一個普通公民的義務,為中華大地添綠色。1982年植樹節,他帶領家人到西山植樹。1983年、1984年,他先后兩次到十三陵中直機關造林基地參加植樹勞動。1985年、1986年、1987年,他三次在天壇公園植樹。1988年和1989年,他先后在景山公園和亞運村參加植樹勞動。在廈門萬石岩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也洒下鄧小平植樹勞動的汗水。鄧小平如此重視植樹造林,是因為他看到植樹造林是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方面,是防治水旱災害的根本之策,是保持生態平衡、美化生活環境的重要之舉,是功在當代、造福萬代的偉大事業。

從1981年鄧小平倡導全民義務植樹,到1991年整整10年。這10年群眾義務植樹共達100多億株﹔“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累計造林1.63億畝,肆虐多年的風沙初步得到控制﹔萬裡海疆的沿海防護林工程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國人工林保存面積達4.6億畝,居世界首位。多年的實踐証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符合國情,順乎民意,充分體現了鄧小平博大的胸懷、深遠的眼光和卓越的智慧。(曹應旺)

(摘自《中國水利》)

(責編:秦晶、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