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結怨20余載的“死對頭”變好友

2016年08月22日09:01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大安村“第一書記”蔣瑜深入農戶家中普法。

8月12日,鄰水縣觀音橋鎮大安村周昆碧的兒子頂著烈日在鄰居吳方容家的玉米地裡,幫她家收玉米,兩家人合力搶秋收,有說有笑。

其實,兩年前他們兩家是大安村出了名的“死對頭”。20世紀80年代初,兩家因土地糾紛,鬧得極不愉快,還在房屋中間劃上紅線,兩家的家禽也常因“越界”死於“非命”。氣惱的周昆碧也曾一度舉家搬遷,搬走后她卻連塊像樣的晒谷地都找不到,種庄稼也常繞遠路,干起農活特別麻煩。

無奈之下,周昆碧一家又搬回原地。兩家人翻著“老賬本”,繼續吵鬧了20多年。“當時,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能有個好鄰居,不用天天看人臉色,和睦過日子。”周昆碧說,當年為此事,她沒少流過淚,自家生產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可是他們兩家誰都拉不下臉來“求和”。然而,這對“老冤家”的“結”在兩年前如願解開了。而解開“結”的源頭則是該村修訂完善的《村規民約》。

為平息兩家人的“戰火”,該村村干部經常上門做工作,拿出《村規民約》來開導他們。最終,兩家人握手言和。“回想起當初雞飛狗跳的日子,真是腸子都悔青了!”吳方容感激地說,“多虧了《村規民約》,給了我們一個台階下,讓我們能夠放下之前的嫌隙,成為好友。”

近兩年,每逢農忙時,年近七旬的周昆碧就會反復叮囑兒子要多幫襯缺少勞力的吳方容家。而吳方容也常常給家境不是很寬裕的周昆碧家分享些好吃的、好用的。兩家人相互照應,感情與日俱增。“現在日子越過越舒心!”周昆碧感慨地說,2014年抹去紅線后,家裡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兩家人互幫互助,她家成功脫貧。

類似這樣的糾紛,都在《村規民約》面前化解了。2014年,該村將《村規民約》張貼在村活動室外的“三務公開欄”上,對違反《村規民約》的村民進行批評教育,漸漸地,《村規民約》成為村民時刻放心頭的一杆“明秤”。當地基層組織解決矛盾糾紛的能力增強,村風日益淳朴。

大安村作為省級貧困村,人口多達3474人,大部分村民法治意識淡薄,導致山林、宅基地、鄰裡等糾紛較多,影響該村穩定,成為村民致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大家一直都有一個‘和諧夢’——鄉親們互幫互助、親如一家。”大安村村民賈進說,如今村裡路通了,還發展起了黃金柚產業,這些可喜的變化皆因村民不再是法盲,沒有因青苗賠償問題等胡亂阻礙施工。

“現在,我們村告別了用‘拳頭謾罵’說話的時代,群眾由一盤散沙逐漸擰成了一股繩,逐步實現了‘和諧夢’。”親歷該村發展變化的村黨支部書記賈超稱,2015年市司法局派駐的“第一書記”蔣瑜走馬上任后,他發揮專業特長,設置人民調解室,聘請法律顧問,加強法治宣傳,強化“三務”公開工作,將村民納入“一小時法律援助圈”,不僅為村民提供法律服務,更為村組織重大決策提供法律幫助,“現在村民鉚足了勁,共逐‘小康夢’。”

2015年,大安村人均收入近9000元,167戶貧困戶脫貧,預計今年底將順利“摘帽”。

點睛

“小康夢”是多數群眾心底深處的渴望,而和諧穩定便是逐夢途中最牢固的根基。近年來,法治元素已貫穿於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廣安市更把法治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武器”,為全市820個貧困村聘請法律顧問、組織法律服務人員常態“送法進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筑牢了美麗新家園的法治防線。

土地流轉、招商引資、重大決策……這些發展中的實際問題,貧困村都運用法治手段解決,鄉村移風易俗,實現了美麗嬗變。而群眾在法治氛圍的熏陶下,法治意識及脫貧致富的願望愈加強烈,精神面貌大為改觀,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成為行為習慣。

如今,全市貧困村新增“農村法律明白人”660名,新建327個貧困村法律援助聯系點,在貧困村建立固定法治宣傳欄298個、法律圖書角332個,方便群眾遇事就近找法。

廣安市扶貧“有法”,不斷拓展法治扶貧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形成了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法治扶貧網絡,用和諧穩定譜寫出了“中國夢”廣安精彩篇章。(鄰水記者站 孔虹 本報記者 劉婧 文/圖)

(責編:秦晶、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