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與聶榮臻72年的深情厚誼

2016年07月28日14:34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鄧小平與聶榮臻,同屬中國革命的第一代領導人。談到兩人的關系,毛毛曾滿懷激情地寫道:“父親和聶榮臻伯伯,72年的革命戰友,72年的親如兄弟的濃厚友情,此種豪情,此種風採,任你撫古述今,知曉中外,又能找到幾人可以與之相比?”他們72年的深厚情誼,始於1920年,那還是在法國。

相識在法國

1920年10月19日,一艘萬噸級法國郵輪“鴦特萊蓬”號,緩緩停靠在法國南部港口馬賽,船上的80多名中國赴法勤工儉學學生列隊走下船舷,踏上了法蘭西的土地。在這批學生中,有一位年僅16歲的四川青年,名叫鄧希賢。他,就是后來的鄧小平。

第二天,這批學生到達巴黎,受到熱烈歡迎。在歡迎的人群中,有一位一年前來法勤工儉學的四川同鄉聶榮臻。與鄧小平同行的江克明曾回憶道:“我們來到巴黎,受到了許多勤工儉學學生的歡迎,其中就有在一年前到法國的聶榮臻同志。我們在異國相逢,真有說不出的高興和親切之感。”

聶榮臻,四川江津人(今重慶市江津區),1919年12月從成都赴法勤工儉學。由於先到法國,聶榮臻自然就成為學長。在法國,鄧小平和聶榮臻這兩位四川老鄉結下了非同一般的友誼。

1922年6月,由周恩來、趙世炎等人發起組織的“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后改名“旅歐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后,鄧小平、聶榮臻等一批進步學生也相繼加入,並先后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當時,鄧小平負責少共機關報《少年》(后改名為《赤光》)的編輯、刻板和油印工作,而聶榮臻則擔任旅歐社會主義青年團執行委員會委員和團的訓練部副主任,白天到工廠做工,晚上和節假日從事團的活動。從此,鄧小平、聶榮臻等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在勤工儉學學生和華工中宣傳馬克思主義,對團員進行共產主義教育,同形形色色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斗爭,爭取了大批有志青年轉到社會主義方面來。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鄧小平、聶榮臻由同鄉關系進一步上升到革命戰友的戰斗情誼。

1924年7月,旅歐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選送一批干部到當時的革命聖地蘇聯學習,這其中就有聶榮臻。繼聶榮臻之后,鄧小平受中共組織指派,於1926年初離開法國到蘇聯莫斯科,在中山大學學習。1926年底從蘇聯回國后,先到馮玉祥的軍隊做政治工作。之后,來到武漢,做中央秘書工作。后又到上海,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協助中央領導處理日常工作。1929年,到達廣西,領導了百色起義……

經歷了風風雨雨、坎坷不平的革命歷程后,在長征路上,鄧小平和聶榮臻又走到了一起。

戰爭年代的戎馬之交

長征過草地前,在毛兒蓋,鄧小平從中央秘書長任上調到紅一軍團任政治部宣傳部長,而紅一軍團的政委就是聶榮臻。兩位四川老鄉又走到了一起,自然是異常高興。

長征到達陝北后,紅一方面軍以中國人民抗日先鋒軍的名義開始東征,鄧小平隨一軍團政治部參加了此次東征。當年曾在一軍團政治部工作的梁必業將軍回憶說:“我們宣傳部在小平同志的帶領下,一路不停宣傳。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宣傳抗日。我們還要做敵軍工作和俘虜工作。小平同志還親自編寫宣傳提綱和教材。”繼政治部宣傳部長之后,鄧小平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分管黨的組織、宣傳和教育工作。

1936年5月18日,鄧小平和聶榮臻、左權率紅一軍團奉命西征,迎接紅二、四方面軍北上會師。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師大西北,結束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裡長征。其后,鄧小平和聶榮臻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建立了赫赫戰功。

1936年年底,鄧小平不幸得了非常嚴重的傷寒,一點硬東西都不能吃,生命垂危。聶榮臻得知后,非常著急。正好此時東北軍和紅軍搞統一戰線,張學良將軍派人送來兩車慰問品,其中有一些罐裝牛奶,聶榮臻當即決定:所有的牛奶留給鄧小平。正是靠這些牛奶,才挽救了鄧小平的生命。

七七事變爆發后,紅軍改編成八路軍。一一五師、一二○師、一二九師及其他抗日隊伍,雄姿英武地走上了抗日戰場。鄧小平先調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后到一二九師任政委。而擔任一一五師政委兼副師長的聶榮臻,在首戰平型關之后,又奉命留在晉察冀地區,堅持敵后抗戰。這樣,鄧小平和聶榮臻,在不同的戰區對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神聖抗戰。

1945年,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和聶榮臻同時被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工作上的密切合作

1952年,鄧小平從重慶前往北京,就任政務院副總理。這時的聶榮臻,身兼五職,又受命擔任代總參謀長,主持總參謀部的工作,肩負著繁重而艱巨的工作任務。一天,勞累過度的聶榮臻突然摔倒在辦公室裡,經檢查是腦平衡神經失調、高血壓、心臟病。1953年朝鮮戰爭實際上停下來以后,經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批准,聶榮臻辭去總參謀長等職務,休息養病。這期間,鄧小平曾多次前去探望。經過三年多的休息和治療,到1956年10月,聶榮臻的健康狀況已經有所好轉。也就在這時,鄧小平代表黨中央找聶榮臻談話,征求他對工作安排的意見。

抓北京市的工作,對聶榮臻來說有很多方便條件。然而,科技救國、實業救國,卻是他青年時期的夙願。兩者相比較,聶榮臻沒有過多考慮。他說:“我不想當市長。對科學技術工作我倒是很感興趣。我們國家太落后,也迫切需要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國防工業與科學技術有密切聯系,可能的話,將來兼顧也可以。但是,還是請中央決定。”

鄧小平作風歷來果斷、干脆。他表示同意:“那就這樣定了。我上報中央批准后任命。”同年11月,全國人大第五十一次常委會議決定,任命聶榮臻為國務院副總理,主管科學技術工作。

聶榮臻主管科技工作后,為了迅速糾正妨礙我國科學事業發展的錯誤做法,組織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和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經過半年多的奮戰,擬定了《關於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當前工作的十四條意見(草案)》(簡稱“科學十四條”),上報黨中央。1961年7月6日,政治局開會討論聶榮臻的報告。鄧小平率先發言:我看是個好文件,可以試行。試行后在實踐中加以改正補充,使其成為科學工作中的憲法。

“科學十四條”在政治局會議上一致通過。后報經毛澤東批准,於同年7月19日正式以中央文件下發。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鄧小平被打倒。在1966年10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軍隊兩位領導干部把批判鄧小平的發言稿送聶榮臻審查。聶榮臻看后說:鄧小平同志我非常熟悉,你們對他的批判這樣上綱,我不同意。1975年冬,“四人幫”在全國掀起了“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高潮,二度復出的鄧小平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聶榮臻一如既往,保持著和他的良好關系。由於鄧小平的處境相當困難,有些同志不敢去見鄧小平,聶榮臻知道后說:“小平同志還兼著總參謀長嘛!中央沒有免去他的職,為什麼不去向他請示匯報工作?”

“小平同志了不起!”

作為為共產主義事業和國家的獨立、建設、改革奮斗了幾十年的老黨員,鄧小平、聶榮臻從各自的崗位退下來后,仍始終關注著黨和國家的建設事業。

1992年春,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南巡講話。這次南巡講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走向成熟的標志,有力地推動了第三次思想解放高潮。

聶榮臻退休后,雖身患重病,但每天堅持聽秘書讀文件、讀報,從不間斷。一天,他聽秘書讀鄧小平視察南方時的談話。當秘書讀到“鄧小平說:實踐証明,我們搞特區的決策是正確的,我們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點,步子要再快一點”時,聶榮臻深有感觸地說:“小平同志了不起!這個談話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能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能集中精力把經濟搞上去,就是因為堅持了小平同志的思想。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搞下去,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會有更大的發展。”

多少次,在和人談到當前的工作時,聶榮臻總是說“小平同志了不起”。葉挺將軍之子葉華明曾回憶說:“聶帥多次說過,深圳的發展道路是對的,小平同志的決策是正確的。小平同志了不起。”

1992年4月12日,聶榮臻自感病情嚴重,就對兩位在他身邊工作多年的老秘書說:“我的心力衰竭,恐怕很難度過這一關。因此,趁頭腦還清醒,寫幾句話,就叫臨別遺言吧。”秘書趕緊取來錄音機,記下了這位元帥的“遺言”:

“我已經93歲了,壽命也算是很長的。我入黨70年,從未脫離過黨的崗位,始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奮斗。我雖然對黨沒有做過多大的貢獻,但對黨交給我的任務都是堅決完成的。我相信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堅信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十分正確的。我非常贊同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我很想多看一看幾十年來為之奮斗的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喜人形勢,也很想多聽一聽祖國科技事業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1992年5月14日22時43分,德高望重的聶榮臻元帥與世長辭。噩耗傳來,88歲高齡的鄧小平陷入了極度的悲痛之中……(鄭立柱)

(摘自《黨史博覽》)

(責編:秦晶、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