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追尋足跡

鄧家老井

2016年07月18日08:04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鄧家老井,距離鄧小平故居約130米。數百年來,鄧家祖祖輩輩及周邊鄉民都飲用此井水,受其恩澤,人們都親切地稱之為“鄧家老井”。如今,鄧家老井作為鄧小平故裡景區之中一處環境優美、詩意盎然的所在,以及它獨有的魅力,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游人喜愛。

(一)

我對鄧家老井美好的第一印象,源自攝影家馬福的幾張照片。他巧妙地運用光與影,把一口貌似普通的鄉村水井,詮釋得清秀雋永,既寫意又唯美,以致於我一看到它,就想起了井中的那片天空,那片飄滿朵朵白雲和無垠星辰的天空。井口之中,那些墨綠的樹,那些黑色的掩映在晨曦抑或落日裡泛著細微金光的樹枝的輪廓,端坐在那一面高出地面卻又與井口融為一體的圓形古鏡裡,美得讓人窒息。

這是一面純淨通透的明鏡,倒影藍天飛鳥,倒影日月,也倒影安詳寧靜的歲月。

這還是一口奇特的水井,奇在它一年四季都有汩汩的清泉溢出,永不干涸。按理說,一口水井之中有不竭的清泉也算正常,汲空了,隔夜,又滿了。而這口鄧家老井就不太拘於常理,它不僅僅會滿盈,還會奔涌而出——井沿高出四周地面的農田約60厘米,井水也會悄無聲息的越過井沿,懷著好心情,迫不及待地去擁抱井外陽光燦爛的美好世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老井噴涌而出的這股股清泉,有山泉的香甜,有溪流的馥郁,有人間的煙火氣。掬於掌中喝一口,神清氣爽,雙手捧起來再喝一口,從此便流連忘返了,恨不得就近扎一茅廬,再也不走了。

(二)

關於老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十三年(1380)。鄧氏先祖鄧鶴軒以兵部員外郎的官職入蜀,定居今協興鎮牌坊村,開掘此井。原牌坊村村支書楊天友和當地一些老農,他們也告訴我,這口老井,的確古來有之。在鄧小平的祖父鄧克達生活的年代,鄧家人與鄉鄰便一直共享著這口水井的饋贈。那個時候,老井的所在地就是一個天然的泉眼,屬於“毛坯井”,並沒有現在這樣美觀。后來,一戶唐姓人家主動為老井搞了一次“裝修”。為什麼唐姓人家要主動修葺呢?那是因為水井離他家最近。這戶唐姓人家的老宅當時就坐落在如今的“老井茶館”的位置,近水樓台,當然也要成人之美。

鄧家雖然也一直飲用這口老井的泉水,但它畢竟不是唯一的選項,他們更多的時候取用的是另一口老井的井水。

那口老井在哪裡呢?出了鄧家老院子,經過現在這口井,再繼續往前走大約一百余米,就到了。那口井在現在景區景點“清水塘”的下方,一片濃蔭翠綠之下,一條小溪流的半途上,一個小斜坡之間的一塊巨大的青石旁。此處,就是鄧家人長期取用井水的地方。

那口老井又叫做“沙井”,其水質與老井相比,雖各有千秋,但都屬於上乘的自然泉水,並且“一脈相承”。沙井水不僅甘甜爽口,還冬暖夏涼,唯一的缺點就是不夠飽滿充盈,遇著天干酷暑時節,會有“缺水”的現象。但隻要不缺水,鄧家人會樂意來此取水。大家知道,鄧家人個個長壽,個中緣由或許與鄧家老井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吧。

(三)

時過境遷,滄桑巨變,一轉眼就過去了許多年。

2001年底,鄧小平故居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組建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保護區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開始規劃打造鄧小平故裡紀念園。在打造紀念園區的時候,工程方出於保護鄧家老井水源地的考慮,關閉了包括“沙井”在內的其他6口水井,隻保留了距離小平故居更近的“鄧家老井”。因此,除了當地健在的老人,如今沒有更多的人知道那口“沙井”,當然更不知道鄧家人與“沙井”的親密關系了。

老井因鄧家而存世,這是鄧家與老井的緣分,就像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而這一方水井,也漸漸成為小平故裡景區中一處靚麗的景致,備受游人青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口水井,潤澤了四方鄉鄰。鄧小平故裡景區與時俱進,趁勢而上,依托老井不竭的資源,成立了以“鄧家老井”為品牌的礦泉水廠,把這股清泉奉獻給更多的人,浸潤更多游人的心田。

來到鄧小平故裡景區,四方來客都會慕名奔向“鄧家老井”。看到老井,人們就會想起不遠處的那一座鄧家老院子,想起那個昔日走出廣安、遠涉重洋奔赴法蘭西的一代偉人鄧小平。(記者 李友勝/文 馬福/圖)

(責編:樂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