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陳蓮濤繪贈給小平同志的《雙貓圖》。
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生平館二展廳三單元,一幅《雙貓圖》國畫裡的兩隻貓咪躍然欲出,尤其引人注目。它畫心縱89.5厘米、橫47.5厘米,裱縱189.8厘米、橫72.6厘米,創作年代為公元1984年。看到這幅由有著“貓痴”雅號的上海著名國畫家陳蓮濤精心繪制的畫,人們很自然地就會聯想起鄧小平那句著名的“貓論”。
1962年為解決農業生產的困難,改善人民生活,鄧小平引用“黃貓、黑貓,隻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句四川俗語,來表達想方設法把生產和生活搞上去的真切願望,反映了鄧小平坦誠面對現實,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務實本色。
1962年7月7日上午,鄧小平接見出席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三屆七中全會全體人員並講話。他在講到國內形勢時指出:“政治上我們是大好形勢,垮不了台。……經濟形勢是不大好,情況還不能一下子改變過來,主要決定於農業的恢復。……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要還得從生產關系上解決。生產關系究竟以什麼形式為最好,恐怕要採取這樣一種態度,就是哪種形式在哪個地方能夠比較容易比較快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就採取哪種形式﹔群眾願意採取哪種形式,就應該採取哪種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來,就像四川話‘黃貓、黑貓,隻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鄧小平講這些話的時候,我國國民經濟三年困難時期還沒有度過,用什麼辦法調動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把農業生產恢復起來,是亟待解決的緊迫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地區出現了包產到戶等形式,並得到農民歡迎,生產也有恢復。
1984年,鄧小平得知“江南貓王”陳蓮濤仍健在,托人捎信給陳蓮濤,致以問候。時年83歲的陳蓮濤得知鄧小平同志在百忙中還記著自己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畫師,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於是,他精心構思,一絲不苟,畫了這幅《雙貓圖》,托人敬獻給小平同志。圖中,一隻貓毛色雪白,茸毛輕柔﹔另一隻貓毛色烏黑,黑裡透亮。兩隻貓一前一后,緩緩前進。那毛茸茸的身體,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十分惹人喜愛。圖的右上方,陳蓮濤題寫了幾行筆法遒勁蒼老的墨寶:“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
這位自號“海石”的老畫家,被人們譽為“江南貓王”。為了畫好貓,陳蓮濤四處搜尋,養了十幾隻品種各異的貓,家裡簡直成了貓的世界。他幾乎終日與貓為伴,時時用畫筆去捕捉貓的跳躍、嬉戲神態。他胸中有貓,創作時便可隨心所欲,淋漓盡致地刻畫出貓的各個瞬間。難怪別人稱贊:陳蓮濤筆下的貓形神兼備,呼之欲出。解放后,陳蓮濤的作品多次在全國美展中展出,特別是他畫的貓,神態各異,惹人喜愛。
鄧小平的大女兒鄧林也是畫家,看到《雙貓圖》后,愛不釋手,向父親要這幅畫,父親當然不給。於是鄧林托人請陳老再畫一幅,“海石”老人欣然命筆,畫了一隻活靈活現、可意媚人的小花貓贈給她。
鄧小平在世時,這幅《雙貓圖》一直挂在北京“鄧家老院子”家中的辦公室裡。2004年,隨著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的開館,《雙貓圖》也跟著回到了家鄉。(周文 見習記者 李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