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聲
2016年06月29日08: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王荷波(資料圖片)
在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中,王荷波的名字鮮為人知。王荷波,原名王灼華,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中國工人運動的杰出先驅,中國共產黨杰出的早期領導人。在黨的三大上,王荷波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后被增補為中央局委員,是我黨第一位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員。王荷波還是我黨紀律檢查工作的奠基者,在黨的五大上,他當選為我黨第一個紀律檢查機構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的首任主席。八七會議上,王荷波當選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並擔任北方局書記,負責領導北方黨的工作。1927年10月18日,王荷波在北京被捕,11月11日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殺害,終年45歲。
在苦難和漂泊中成長
1882年5月的一天,在福建省福州城內府裡東廊頂,一聲嬰兒的啼哭聲給福建布政司衙門小書辦王猶允的家帶來一片喜色,一個男嬰誕生了。作為家中的長子,王猶允為孩子取名灼華,希望這個孩子的降生能給家庭帶來好運。
王荷波出生在近代中國最為黑暗的年代,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外有侵凌的列強,內有腐朽的清政府,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作為文筆小吏的父親職俸微薄,難以養家糊口,而在王荷波之后,家裡又添了4個弟弟,貧困始終伴隨著這個家庭。王荷波的童年隻讀過兩年私塾,十多歲時他就要到閩江邊石船館參加揀石子勞動,掙點錢補貼家用。1901年母親的病故使這個家庭更加困頓,在母親故去后不滿百天,19歲的王荷波便離鄉背井,去江蘇江陰投靠在海軍魚雷營當營長的姨父,到海軍裡當水手。
一年后,由於姨父去職,王荷波又開始漂泊和流落,先后在大連青泥窪學機械、到旅順槍炮局當機匠。后來,又由華北輾轉華東。1916年夏,他到津浦鐵路浦鎮機廠(又叫鐵路大廠)當鉗工,直至35歲時才娶妻成家。
長江北岸的浦口,是津浦路與滬寧路的中轉站,是南北交通的樞紐。加上當時長江沒有大橋,隻靠單船輪渡,運行緩慢,許多旅客都要在這裡逗留中轉。於是,浦口附近的浦鎮漸漸發展成為一個人口稠密的城鎮。
浦鎮機廠是1908年春由中英合資建起的一座機車車輛修理廠,而津浦路南段建筑權全屬英帝國主義。因此,這個廠實際上是英國獨辦的。王荷波在四處漂泊的苦難生活中,深切感受到政府腐敗無能,帝國主義掠奪成性,人民生活飢寒交迫,因此,他在工廠裡從不巴結工頭,待工友們慷慨無私,工人們對他十分敬重。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北京學生紛紛南下到上海串連,王荷波開始接觸新青年,也開始接觸新思想,他經常與進步學生交流,大量閱讀《新青年》、《勞動界》等進步刊物。這年6月7日,北京政府逮捕進步學生的消息傳到南京,南京人民激於義憤,罷市一天。次日,王荷波等參與組織浦鎮機廠工人要求去南京聲援罷工、罷市。可是,由於反動軍閥的重重阻撓,渡江不成。王荷波憤慨地說:“工友們!恥辱不能忍,亡國奴的日子不能過。我們要和全國人民一條心,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江已被軍閥封了,我們過不去了,那我們就在浦鎮游行。”於是,他帶領著怒火滿腔的工人們在浦鎮甫門街舉行示威游行支援南京人民的斗爭。
在浦鎮機廠,英籍廠長奧斯頓和總監工布拉克等在廠內為所欲為,壓榨職工,工人對奧斯頓和布拉克早就十分不滿。1920年5月,布拉克為了不讓工人上班時間上廁所,竟下令拆除廁所,這更激起工人們的強烈反抗。王荷波對工友們說:“英國鬼把我們當牛馬,我們是人,是中國人,絕不能讓他們任意擺布。”他代表工人們向廠方提出:取消所有罰款制度、重建廁所、加薪一成和布拉克賠禮道歉等4項條件﹔在廠方未答復前,全廠實行罷工。布拉克慌了,急電鐵路局機務處。3天后,機務處一個姓蔡的處長趕到,與王荷波等工人代表談判。通過斗爭,蔡某和布拉克被迫答應了工人的復工條件,罷工取得了勝利。在這次斗爭中,王荷波逐步地認識到唯有組織起來進行斗爭,才能獲得勞工的解放,唯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建設光明的新中國,王荷波開始積極投身於工人運動。
1920年底,在浦鎮機廠附近的浴堂街的青石板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匆匆來去的身影,他就是王荷波。浴堂街34號曾是家澡堂子,就是在這間澡堂子裡,王荷波等人秘密籌組工會,他對工友們說:“工人要有自己的組織,隻有組織起來才有力量,才能反抗洋人、工頭的欺壓。”在王荷波等人的努力下,1921年3月14日,浦鎮機廠工會正式成立了,王荷波被選為會長。這天正趕上他的妻子分娩,王荷波無暇分身,隻好委托工友的家屬代為照顧。當他開完會回來時,妻子已經平安地生下了一個女孩。王荷波喜笑顏開,為了慶祝工會成立,他給女兒取名“職工”。
浦鎮機廠工會成立后,關心工人群眾的生活,興辦了工人浴室等,同時還興辦工人夜校,教育工人懂得自身求解放的道理,把工人緊緊團結在工會的周圍。
那時,資方為了誘騙工人服苦役,雖然每年也給工人增加點工資,但遠遠趕不上飛漲的物價,工人生活十分困苦。王荷波深知工人生活的痛苦,代表工人向鐵路局提出增加工資、發給御寒棉衣等11條要求,可鐵路局一直置之不理。於是,他組織工人准備進京到交通部請願。一個星期日,王荷波趁津浦鐵路特別快車進站之時,帶領著浦鎮機廠的幾十名工人臥軌請願。面對工人的壓力,鐵路局隻得答應讓王荷波代表工人赴京談判。
肩負起浦鎮鐵路工人的重托,王荷波隻身前往北京。當時正值寒冬臘月,工人們看到王會長身著單衣在凜烈的寒風中奔波,很是心疼,就暗地裡湊錢為他買了—件皮毛大褂。王荷波穿上那件新大褂,登上北去的列車時,對前來送行的工友們感激地說:“弟兄們,穿上你們送的寒衣,我渾身充滿力量。此去決不辜負大伙的重托!”
到北京后,王荷波前往交通部面見交通總長葉恭綽。葉和一幫官僚百般刁難,王荷波大義凜然,據理力爭,終於迫使北洋軍閥政府答應了工人的全部要求。王荷波帶著斗爭的勝利成果從北京返回浦鎮。這一天,浦鎮機廠就像過節一樣歡天喜地,廣大工人及其家屬興高採烈,夾道歡迎勝利歸來的王荷波。回廠后,王荷波又依靠工會的力量監督鐵路局兌現11項條件,還辦起了工人合作社和崇意學校。這件事讓王荷波在工人中的威望進一步提高,浦鎮機廠工會也逐漸發展壯大。
頻道精選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