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

王荷波:中國共產黨杰出的早期領導人【3】

陳曉聲

2016年06月29日08: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24 年初夏,王荷波(中)、羅章龍(右)、姚佐唐在蘇聯合影。

  1924年6月,王荷波受黨的委派,和李大釗、羅章龍、劉清揚等組成中共代表團,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會上,李大釗作了中國民族革命問題的報告,王荷波作了中國工人運動的報告,王荷波還應邀參加了赤色職工國際大會。圖為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中國代表合影。前排右一為李大釗,后排右三為王荷波。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群眾約1萬余人在天安門前舉行示威大會。王荷波參加了這次示威大會和請願斗爭,並在危急關頭掩護李大釗同志和部分群眾安全撤離。三一八慘案發生后,在白色恐怖的籠罩下,王荷波還協助李大釗分批接見中共黨員、共青團員和革命同志,布置他們迅速轉移到南方各省去。圖為三一八請願隊伍在段祺瑞執政府大門前示威。

工人出身的中央局委員

1923年6月,王荷波赴廣州出席黨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大會結束后,王荷波受黨中央委托,由廣州來到上海。此時,王荷波肩負黨中央賦予的兩個使命:一是物色、租借中共中央局辦公用房,為中共中央機關遷回上海作准備﹔二是以黨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參與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的領導工作,為改選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作准備。

當年,位於閘北寶山路地區的三曾裡,交通方便,商業繁榮,而且工廠林立,工人眾多,居民五方雜居,黨的群眾基礎較好,黨員較多,地理和社會環境對隱蔽、掩護黨的領導機關及開展革命工作十分有利。當時的閘北屬於華界,南與英租界江水毗鄰,東與日租界虹口相連。王荷波到現場察看地形、地物,了解周圍環境,特別對安全保密方面作了翔實的調查。最后,他建議黨中央將中央局機關設在上海閘北香山路(今象山路)、中興路交叉處的三曾裡三戶樓。經中央研究採納了王荷波的建議,並決定由王荷波以私人名義辦理租房手續。

同年7月,中共中央局機關遷回上海,進駐閘北,領導中國革命大業。不久,王荷波被增補為中央局委員,經常同陳獨秀、毛澤東、蔡和森等一起在三曾裡工作和學習。據當時在黨中央機關工作的沈雁冰(筆名茅盾)回憶:“王荷波同志身材高大,說話有煽動力。那時,中央局由陳獨秀、毛澤東、羅章龍、蔡和森、王荷波五人組成,王荷波是唯一的工人黨員,可見他的德才是很出眾的。”

中央局機關遷到上海后不久,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機關也由法租界遷到閘北。王荷波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參加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的領導工作,並被選為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委員長。這期間,王荷波還繼續關心浦鎮黨的組織,指導浦鎮黨支部與南京黨支部聯合,以加強領導力量。他還經常到鐵路、船廠、海軍部隊以及南京、無錫等地指導工作,向工人群眾講演。

1924年1月,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王荷波同毛澤東、惲代英、鄧中夏、向警予等參加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工作,王荷波擔任執行部調查干部。他們為堅持我黨的獨立原則,貫徹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做了大量工作,組織和教育工人群眾的工作也更好地開展起來。

同年6月,王荷波、李大釗、羅章龍、劉清揚等代表中國共產黨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大會在克裡姆林宮隆重舉行。王荷波(化名彼得洛夫)和羅章龍(化名伊萬諾夫)參加民族和殖民地委員會。會上,王荷波同李大釗分別作了中國工人運動和民族革命問題的報告。王荷波還同羅章龍、姚佐唐一起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赤色職工國際大會。會后,代表們參觀了當時蘇聯的工廠、學校、托兒所和孤兒院,看到在列寧領導下的蘇聯,盡管戰后國民經濟十分困難,但人民的福利事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

這次蘇聯之行給王荷波留下難忘的印象,每當他回憶起在蘇聯的這段美好時光時,總是興奮不已,他曾對妻子說:“你等著吧,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國家也要像蘇聯那樣,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王荷波還學習蘇聯的經驗,在上海組織起紅色救濟會,救濟因罷工失業的工人和被捕、遇難同志的家屬。

在黨中央工作期間,王荷波還兼任中共中央工委書記,肩負著領導全國工人運動的重任。他還直接領導鐵路、海員和江蘇、上海等地的工會工作。他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針對實際指導工作。有一次,吳淞鐵廠監工蠻橫毆打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工人譚學廠,激起了公憤。王荷波趕到工廠,以譚學廠師父的身份參加工人會議,支持工友們爭取人權的斗爭。斗爭取得勝利后,王荷波因勢利導地發動大家組織工會。他說:“我們工人要有組織,如果沒有團體,很難保將來不再發生毆打工人的事。”在王荷波的啟發下,吳淞鐵廠的工人積極籌備成立工會和建立團支部,吳淞鐵廠、張華浜鐵路工廠工人和同濟學校藝徒等近百名主動要求加入工會。

1925年1月,王荷波在上海參加了黨的四大,向大會傳達了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的決議。黨的四大決定,王荷波與羅章龍共同負責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的工作。2月,王荷波在鄭州主持召開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委員長。他積極主張恢復各路原有工會,整頓工會組織,培訓工會干部,保護工人切身利益。

這年3月,王荷波來到南京,同惲代英主持召開國民運動大會,發表演講,擁護孫中山的主張,反對段祺瑞政府。當孫中山逝世的噩耗從北京傳來,王荷波又參與組織追悼大會活動,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宣傳。5月初,他參加在廣州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領導成立中華全國總工會,並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后,王荷波繼續在上海、南京一帶領導工人運動。

當時,上海是帝國主義列強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據點。日本在上海開設了十幾個紗廠,日本資本家肆意虐待中國工人,工人每天連續工作12至16小時,而且工資極低。日本資本家的壓榨使工人們無比憤恨,於1925年5月15日舉行了罷工。資本家以關廠停工相威逼。憤怒的工人們推倒鐵門欄,沖進工廠,要求資本家發工資。日本資本家竟然向工人開槍,許多工人當場被打傷,共產黨員顧正紅被打死,這是五卅運動爆發的直接導火線。

5月30日,上海學生2000余人涌上街頭,抗議日本資本家慘殺顧正紅、逮捕工人。以英國為首的租界當局出動武裝巡捕,拘捕學生。對於帝國主義列強的野蠻行徑,學生、市民極為憤怒。當日下午,便有1萬多人圍住南京路老閘捕房,要求釋放被捕學生。英國捕頭竟下令向手無寸鐵的群眾開槍,當場打死10多人,打傷數十人,捕走40多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五卅慘案發生后,上海市工商學聯合會召開20萬人的反帝示威大會,開始罷工、罷市、罷課,號召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在五卅運動中,王荷波是上海工運的領導人之一,曾參與籌備成立上海總工會,發動25萬工人罷工,給帝國主義以沉重的打擊。以上海為中心的五卅運動很快波及全國,形成了一場全國規模的反帝運動。這次運動進一步喚醒了中國人民的反帝精神,成為全國大革命風暴的序幕。

在這期間,王荷波還常到南京領導反帝愛國運動。他到寶塔橋英國人辦的和記洋行的工人中去,開展組織工會、發動斗爭的工作。和記洋行食品廠的英國廠長蓄意挑撥江蘇、廣東、湖北工人之間的關系,企圖分裂工人隊伍。王荷波深入到工人家裡,向他們進行艱苦的思想教育工作,揭露英國資本家的罪惡勾當,闡述無產者聯合起來的道理,促進了工人階級的團結。在王荷波的領導下,英商和記洋行的工人堅持了長達40天的罷工,成為南京工人運動的中心。

為了集中精力抓好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的工作,1925年6月,王荷波被中共中央派往鄭州,作為黨中央特派員參加中共豫陝區委的領導工作,但他的公開身份是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的負責人。他與王若飛、張昆弟、李震瀛等一起,共同領導河南省的工人運動。

當時,鄭州有一家中日合辦的5萬紗綻的豫豐紗廠。由於經理穆藕初對女工進行搜身,又在月薪上制造新老工人的矛盾,激起了工人的反抗。工會召集了全廠5000余工人參加的大會,提出12項改善工人權益的條件,廠方置之不理。王荷波立即組織工人罷工。罷工從8月7日開始,3天后,王荷波又發動京漢、隴海兩條鐵路全路工人參加罷工,鄭州各商店也罷市聲援。罷工持續了十幾天。廠方雇來流氓、廠丁300余人,企圖用武力強迫工人上工。8月20日下午,流氓、廠丁四處毆打赤手空拳的紗廠工人和京漢鐵路工人,傷70余人,重傷9人,打死韓玉山、王長保2名工人,並搗毀紗廠工會。王荷波同王若飛等領導京漢鐵路工人對豫豐紗廠實行煤、棉、紗、布“四不運”。由於京漢鐵路工人的支持,終於迫使穆藕初接受了工人提出的全部條件,罷工斗爭取得了勝利。

此時,河南已經成立了3個鐵路工會、3個煤礦工會和3個紗廠工會,全省各地的一批小工廠也都成立了工會。王荷波分析了這一形勢后,積極籌備成立省總工會。9月18日,河南省總工會成立大會和京漢鐵路工會代表大會在鄭州舉行。王荷波以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來賓的身份參加大會,並發表了演說。據時任河南省總工會秘書的馬文彥回憶:“省總工會成立后,會址原定設在鄭州,荷波說,省總工會不要放在鄭州,應該設在省會開封。大家都說他這個意見對,若飛也贊成這個意見,於是省總工會就設在開封南關外。”這樣可以擴大省總工會的政治影響。

那時,王荷波常到開封檢查指導工作,要求做工會工作的同志經常深入下去,和工人同吃同住、打成一片,把工作做到鐵路沿線的道班,並身體力行地做表率。王荷波還同當時在河南主編《中州評論》的肖楚女研究刊物問題,《中州評論》曾專門出版過職工運動專號。

1926年2月7日至16日,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天津舉行,受到當地數十萬勞動群眾的熱烈歡迎。此時,全國18條鐵路有組織的工人已激增到14萬人,大會號召全體會員組成一致反對日法與英美帝國主義的聯合戰線,反對直系、奉系軍閥的殘余勢力。會后,王荷波仍然主持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工作。3月,王荷波來到大連,召開鐵路工人代表大會,成立南滿鐵路總工會。8月,王荷波任全國鐵路工人運動中央特派員,常駐鐵總。

1927年3月,上海工人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王荷波趕到上海,親臨起義第一線,整頓起義隊伍,指揮工人武裝隊伍與反革命武裝作戰。這年4月27日至5月9日,黨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湖北武漢召開。在這次大會上成立了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王荷波當選首任主席。6月,在漢口召開的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上,王荷波被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常委。8月7日,王荷波以中央監委的身份參加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並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

八七會議選出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決定設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和長江局,北方局由王荷波、蔡和森、劉伯庄、彭述之、張昆弟等人組成,王荷波任書記。八七會議后,王荷波親自指導河北玉田農民武裝暴動,雖然暴動最終失敗,但這次暴動為冀東人民武裝奪取政權開了先聲。

1927年10月18日,為籌建北京市總工會,王荷波來到北京法政大學參加積極分子活動會,不幸被反動警察逮捕。由於叛徒告密,王荷波被奉系軍閥關進監獄。在獄中,他受盡酷刑,堅貞不屈。11月11日深夜,王荷波在北京安定門外被敵人秘密殺害,時年45歲。

(本文作者系中共福建省紀委副廳級紀檢監察專員)

頻道精選


中央政治局等中央主要領導機構的歷史演進

毛澤東渡金沙江時為何講三國故事

毛澤東是怎樣汲取“大躍進”教訓的

新四軍曾派誰赴國統區秘密採購

毛澤東怎樣當黃埔軍校“招生辦主任”

譚政:從“投筆從戎”到“用筆戰斗”的開國大將

毛澤東“親點”羅瑞卿大將為新中國首任公安部長

哪位開國上將被譽為“華野名將,學府高師”

上一頁
(責編:楊文全、常雪梅)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