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1989年,鄧小平與胞弟鄧墾在一起

2016年04月19日08:29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鄧小平是鄧紹昌的長子,鄧紹昌按字輩的排序為他取名鄧先聖。在鄧家,鄧墾排行老三。1911年鄧墾出生的時候,取名鄧先修。那時,姐姐鄧先烈9歲,哥哥鄧先聖7歲。后來,哥哥改名“希賢”,再改名“小平”。

  1920年夏,鄧小平乘坐“盎特萊蓬”號郵輪赴法國勤工儉學。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鄧小平和一批中國留學生,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鄧小平參加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后改名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

  1931年,鄧墾到上海求學。此時他與大哥失去聯系已有9年,家裡再沒有小平的消息。唯一的線索是:和鄧小平一同赴法的“遠親”胡倫,給鄧家捎了個信,說小平可能在上海。於是,鄧紹昌要鄧墾到上海后,設法找到哥哥。鄧墾初來上海,既不會說上海話,又無熟人,人海茫茫,何處尋找。鄧墾看報紙,發現報紙每天都有很多“尋人啟事”,他靈機一動:要不自己也刊登一篇?

  鄧墾通過“尋人啟事”找到哥哥沒幾個月,小平同志就離開了上海,去了江西中央蘇區,兄弟倆再次分離。又過了整整14年,直到1945年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他們才重逢。但這次見面也非常倉促,開完會,小平同志又回太行山去了。

  解放后,鄧墾和鄧小平見面的機會也不多。他擔任瀘州專署專員,隻有到北京開會時,才能和大哥小聚。這種聚少離多的狀況,直到“文革”后才好轉。鄧墾到北京看哥哥,“好多年沒見了,小平讓我到他家裡住,大概住了十天半個月。”1980年7月,小平同志陪外賓去廣西,回京途中在武漢停了一下,與時任武漢市委書記的鄧墾住在東湖招待所。2004年,在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時,鄧墾回到了家鄉廣安,踏進了“鄧家老院子”。睹物生情,鄧墾感慨道:“小平一生獻身革命,沒有回家啊!”圖為1989年,鄧小平與胞弟鄧墾在一起。 (記者 趙大國 整理)

(責編:樂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