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貧是一種長遠的、可持續的、根本性的扶貧!”4月6日,國家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接受採訪時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教育幫扶,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增強教育扶貧的“造血”功能,是精准扶貧持久開展的動力源泉。
“鄧小平同志在第三次復出后,分管科教,當時百廢待興,他不遺余力地抓教育,為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王炳林認為,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當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把教育幫扶作為突破口,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技術創新水平,發揮其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廣安如何發揮部省共建優勢和教育作用,推動地區發展?王炳林說,鄧小平同志的偉人風范、精神品格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廣安作為偉人家鄉,在新常態下,更應學習鄧小平理論,傳承偉人創新精神,立足市情,開拓新路,不辜負鄧小平同志“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的諄諄囑托。
實現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政府應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尤其要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投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讓學生找到發展出路。同時,要多渠道吸引社會力量投資辦學,形成多元化辦學格局,為社會發展、地區脫貧致富增強后勁。
此外,在注重教育公平的同時,注重教育質量。廣安應利用部省共建的契機及偉人故裡的優勢,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靈活引進全國優質教師資源,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增強教育吸引力及“造血”功能,充分發揮教育扶貧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優勢,為全面小康注入強大正能量。(記者 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