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大力弘揚雷鋒精神

2016年03月21日09:00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雷鋒精神是鄧小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的重要思想來源和主要實踐形式。作為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重要成員、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的鄧小平同志,十分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倡導雷鋒精神。學習和領會小平同志的有關論述,對於我們進一步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習雷鋒的活動,發揚光大雷鋒精神,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不幸犧牲。他的模范事跡和崇高精神在全國產生了極大影響。1963年2月,《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報刊相繼發表社論、評論和介紹他事跡的文章。

  毛澤東仔細閱讀相關文章以后,激動地踱著步子,深情地對當時的軍委秘書長羅瑞卿說:“雷鋒值得學習啊!向雷鋒學習,也包括我自己,我也要向雷鋒學習。”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同志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1963年,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的鄧小平,應解放軍報社的請求也為雷鋒題了詞,內容是:“誰願當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就應該向雷鋒同志的品德和風格學習。”

  包括毛澤東、鄧小平在內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為雷鋒同志題詞,讓全國形成了一股勤奮上進、刻苦學習、發奮圖強、艱苦奮斗、勤儉建國、助人為樂、團結友愛、公而忘私、熱愛集體、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風貌和良好的社會氛圍。雷鋒精神喚起了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創造了良好健康的社會風氣。

  雷鋒精神是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成果,是新中國寶貴的精神產品。鄧小平作為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直接領導和見証了這一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誕生的歷程,他深刻認識到這一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價值。

  在“文革”期間,由於搞階級斗爭擴大化,人和人的關系變得非常緊張,社會關系也變得復雜混亂,人們之間沒有了信任和友愛,充滿了懷疑和敵意。那個友好溫暖的雷鋒時代在社會上消失了,雷鋒反而被歪曲為造反派的典型。

  1975年,被毛澤東、周恩來請出來收拾殘局的鄧小平,肩負重任,受命於危難之際,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以他對祖國對人民的耿耿忠心,開始大刀闊斧進行“全面整頓”,與“四人幫”展開了殊死一搏,他大聲疾呼改變“文革”形成的社會混亂局面。

  7月14日,鄧小平在京西賓館召開他重新出山以來的第一次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全面部署軍隊的整頓工作。面對全軍高級將領,這位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在講到軍隊在“文化大革命”中出現的問題時,出人意料地舉了一個在群眾中廣為流傳的政治笑話:“過去軍隊同志坐公共汽車,向來是給老人、帶娃娃的婦女讓座的,現在有的不讓了。有個戰士坐車,一位婦女抱著娃娃,他不讓座,娃娃哭了他也不理。旁邊有位老人說,雷鋒叔叔不在了。”會場上有人笑了。鄧小平不僅沒有笑,而且神情庄重地告誡在座的將領們:“從這個事情上是可以看出問題的,我們軍隊在這方面本來有很好的傳統。現在,不

  講團結、不講紀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至少有某種程度的喪失。”鄧小平停頓了一下,手指激動地點著,“這方面的例子多得很。如果認為這些都無關緊要,沒有警覺,那是很危險的。”

  當時在場的沈陽軍區司令員李德生暗暗敬佩,鄧小平同志不愧是一位柔中有剛、綿裡藏針的政治家。事隔14年后,李德生回憶說:小平同志講的不是一個普通的笑話,我們這些老同志聽了心裡很沉重。小平同志講雷鋒,舉的是為人民服務這面旗,舉的是我軍光榮傳統這面旗。當時“四人幫”還在台上,怎麼把雷鋒精神發揚下去,小平同志是動了大腦筋的,他隻能這樣講,大家都聽懂了。

  鄧小平的這一番話,道出了人們早已憋在心頭的想法,在全國傳開后,人們爭相傳說,借機發泄對“四人幫”的憤恨。許多部隊借著東風重新提出了“學雷鋒樹新風”的口號,車站、碼頭、公共汽車上又出現了“雷鋒”的身影。

  一年之后,鄧小平本人再次被停職批判,他講的政治笑話也受到了批判。正是在我國社會混亂最嚴重,人民精神備受折磨的日子裡,鄧小平提醒我們恢復雷鋒精神的本來面貌,使雷鋒精神成為社會健康風氣的代名詞,可見雷鋒精神就是鄧小平心目中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氣象。從此,人們時常記起鄧小平講的笑話,每當社會出現不良風氣,人和人的道德狀態出現滑坡時,人們就用“雷鋒叔叔不在了”這句話來感嘆和憂慮,當社會風氣向文明健康轉化時,人們會用“雷鋒叔叔又回來了”表示心中的贊嘆和欣喜。這種用雷鋒精神的發展狀態昭示社會精神狀態的做法,在鄧小平同志首肯和引用后,更加真實可信。

  1977年第三次復出后,鄧小平在一次軍委擴大會議上說:“1975年我講過:雷鋒叔叔不在了,四人幫對此大肆攻擊、污蔑,其實這不是我的話,是老百姓的話”。老百姓講“雷鋒叔叔不在了”,說明當時我們的政治工作放鬆了。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鄧小平同志領導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社會秩序恢復到正常的軌道上來。但在實行改革開放,發展商品經濟,提倡重視物質利益的過程中,物質文明不斷進步,精神文明領域卻出現了困惑和爭論,社會風氣中的健康的東西比如集體主義、奉獻精神、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精神受到了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歪曲和抵毀,反對無私奉獻,反對艱苦奮斗精神,鼓噪雷鋒精神是“馴服工具論”,雷鋒精神“過時論”。它窒息了剛剛恢復起來的學雷鋒活動形成的良好社會氛圍,對整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針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和不正之風,鄧小平首先對其反擊,他嚴正指出:我們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就已經用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指導整個工作﹔用共產主義道德約束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個人服從組織”“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鄧小平同志在講話中多次強調:“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他提出要反對精神領域的污染,他強調說:抓精神文明建設,一天也不放鬆地抓,從具體事件抓起。要把革命和拼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后己的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推廣到全

  體人民、全體青少年中間去,使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

  開展學雷鋒活動,無疑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1983年3月4日,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決定重新發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於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手跡。第二天,《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各大報紙重登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葉劍英、鄧小平、陳雲、董必武的題詞手跡。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召開了“首都各界隆重舉行紀念向雷鋒同志學習二十周年大會”。此后,全國學雷鋒活動再掀熱潮,形成了一種時代呼喚雷鋒、人民需要雷鋒的強大聲勢。

  在新的歷史時期,雷鋒精神成為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最普遍的形式。比如1982年的“文明禮貌月”活動,1984年的“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1990年“學雷鋒樹新風”活動等,都充分再現精神文明建設與雷鋒精神在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可以說,雷鋒精神使精神文明建設有了鮮活具體的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使雷鋒精神在新時期和新形式下得到了充分弘揚。

  鄧小平倡導雷鋒的艱苦朴素精神,提倡黨員的艱苦奮斗教育,反對奢靡腐敗。艱苦奮斗教育的重點是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

  1989年鄧小平總結說,最近十年的發展是很好的,我們最大的失誤是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發展不夠。我們經過冷靜考慮,認為這方面的失誤比通貨膨脹等問題更大。最重要的一條是,在經濟得到可喜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況下,沒有告訴人民,包括共產黨員在內,應該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堅持這個傳統,才能抗住腐敗現象。為改變這一狀況,鄧小平強調:“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於克服腐敗現象。”鄧小平提出黨風是社會風氣的關鍵,轉變黨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隨著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入,我們黨隻有保持和發揚良好的作風,才能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帶領全國人民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不斷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新局面。

  1990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十三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第一次通過黨中央文件提出領導干部學雷鋒。這一決定第八部分提出“全體共產黨員和黨的干部要帶頭學雷鋒,一切為群眾著想,做人民的公仆”。從此,加強黨風建設,防止和懲治黨內腐敗等不正之風的力度不斷加強。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過程中,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從雷鋒精神中吸取精神文明建設的有益資源,在鄧小平的倡導下,始終把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作為推進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踐的優良傳統和有效途徑,使雷鋒精神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精神力量。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偉大征程中,我們要更加深入地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本報記者 趙大國 整理)

(責編:樂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