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提供新機遇 催發新動力——中國兩會的世界影響【3】

孫萍 李潔

2016年03月12日12:57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提供新機遇 催發新動力——中國兩會的世界影響

  共享重於一切。海外期待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輸出更多優質產能,為全球發展帶來新機遇

  “終於盼到了!”德黑蘭莫塔美蒂商業中心負責人古麗娜揮舞雙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當地時間2月15日上午,隨著一聲汽笛長鳴,由中國義烏發車的貨運班列經過半個多月長途跋涉,終於抵達德黑蘭火車站。這是中國開往中東的首列鐵路集裝箱貨運班列。

  伴隨絲路“直通車”駛入中亞、歐洲和中東地區,“一帶一路”打造的物流和互聯互通版圖延伸擴容,沿線國家人民嘗到了甜頭。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今后五年要讓“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新的突破。

  “一帶一路”是當前唯一的世界性大項目——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如此贊嘆。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自國認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已經取得早期收獲,比如中巴經濟走廊、印尼雅萬高鐵和中泰鐵路等項目。一些原來對“一帶一路”有些霧裡看花的國家已經“解放思想”,更多國家期待將本國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對接。

  穆斯塔法·易卜拉欣是埃及肯戴克斯集團總裁,中國是其最大的家具進口貨源地,從中國進口家具20余年。穆斯塔法說,“一帶一路”對包括埃及在內的阿拉伯國家具有特殊意義,中阿經濟發展處於不同階段,產能合作互補性強,埃及當前大力發展的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都是“一帶一路”框架下互利合作的良好機遇。

  李克強總理在談到今年的政府工作重點時說,要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實施一批重大示范項目﹔推動裝備、技術、標准、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中國制造就是小商品?中國生產的高質地鐵列車顛覆了巴西人的最初印象。

  2016年裡約奧運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將乘坐中國生產的地鐵列車往返於裡約市中心和比賽場館之間。

  十三世紀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將在中國的見聞帶到歐洲,二十一世紀的巴西商人馬可·波羅則將中國地鐵和輕軌列車帶到了裡約熱內盧。2009年,擔任巴西全國經濟學會副會長的馬可·波羅組織裡約州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到訪中國,體驗了北京的地鐵網絡,參觀了北車長春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這次訪問完全顛覆了巴西人對中國隻能制造小商品的印象,當年就跟北車簽訂了輕軌電動車組合同。”

  “產能合作需要打造樣板,比如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已經簽署200多億美元產能合作協議,但還需要兩國政府和企業努力落實,”李自國說。

  構建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利益共享。在“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中,“共享”得到海外人士特別關注和點贊。“一帶一路”、產能合作、亞投行等熱詞,無一不是這一理念的具化。

  馬來西亞總理前政治秘書胡逸山說,中國已著手推進與周邊國家的共享,中國在實施“十三五”規劃方面可與周邊國家加強聯動,使各方發展計劃能夠契合。

  未來五年,是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的關鍵時期,中國將更加融入世界,為世界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和發展動力,這是中國之福,也是世界之福。(參與記者:吳剛、趙焱)(更多報道請掃描新華社攝影部所發二維碼或關注“新華全媒頭條”微信公眾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