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滴水映日 春節留下春天的故事

呂崢

2016年02月17日08:34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對於普通人而言,春節意味著合家團圓,但鄧小平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卻不能像普通公民或者外國的領導人一樣,常和家人團聚,安享假期。春節經常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最為繁忙的時刻之一,這是中國特色的政治傳統。

南方的春節好“冷”

1969年,受“文革”沖擊,鄧小平一家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縣的原福州軍區南昌陸軍步兵學校。在這裡,鄧小平度過了三年多的謫居生活。他的小女兒毛毛后來談起在江西度過的第一個春節時,記憶猶新的一個感受就是“冷”。她在《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中回憶道:

沒有節日的鞭炮、過年的喧鬧,我們一家人同樣高高興興地吃了年夜飯,安安靜靜地送走了1969年,迎來了1970年。進入三九后,南方的冬天真正來臨了。

南方的冬天可真冷啊。這種冷,不是北方那種漫天白雪、北風呼嘯、滴水成冰的痛痛快快的冷,而是一種陰濕的、透骨寒心的、室內室外一樣的、無以緩解的冷。北方的冬天,外面再冷,屋裡總能取暖,哪怕是個小小的煤球爐子。而在南方,屋裡屋外一樣冷,如果太陽出來,屋裡就比屋外還要冷。我們從來沒有蓋過這麼厚的被子,從來沒有穿過這麼厚的棉衣棉褲棉鞋,結果一個個的手腳還都生了凍瘡。早上起來,對著窗中射進的陽光,可以看到嘴裡呼出的白氣。想喝口水吧,杯子裡的白開水也結了一層薄薄的冰。白天,最盼出太陽,這樣就可以跑到院子裡的陽光下,把周身上下晒一個夠。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生起小炭火盆,感受這微弱的卻是唯一的熱量。南方的冬天,可真不好過呀。

在北方住久了的人,實在難以適應南方的冬冷。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就是多穿再多穿。隻有爸爸和我們不同。他對付寒冷的辦法是“以冷制冷”,每天堅持用冷水擦澡。其實,他從年輕的時候起,在戰爭年代,就一直保持著冷水洗澡的習慣。年輕的時候,是提著一桶水,一下子從頭澆下來。現在快七十歲了,不能再用冷水澆了,就改用毛巾浸上冷水擦。每次他都使勁地擦,把身上擦得紅紅的。擦完之后,不但周身發熱,而且精神爽朗。他說:“我冬天洗冷水澡,就不怕冷,大家都來試試。爸爸自己洗冷水澡,我們不反對,但是要讓我們洗,我們可沒有這個膽量。要知道,晚上脫了衣服去鑽冰冷的被窩都還需要點勇氣呢,更不要說用冷水擦澡了。我們一致稱贊爸爸勇氣可嘉,但絕沒人響應他的倡議。

千裡之遙的江西,條件如此艱苦,身處羈旅與禁錮的鄧小平卻從未動搖對黨和國家的信念。南方的春節雖冷,他卻永葆著一顆熾熱的心。

啟動改革開放深圳捷足先登

1980年春節是2月16日,鄧小平和華國鋒、李先念三位領導人一起出席首都黨政軍民春節聯歡會。這是一個三萬多人氣氛熱烈的晚會,參加者包括王震、鄧穎超、徐向前等革命元老。復出的鄧小平無疑是晚會上最為注目的中央領導。

剛剛復出的鄧小平果斷啟動了改革開放。四個經濟特區建立,改革開放從廣東深圳起步,農

村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在全國鋪開,人民公社無疾而終。僅僅數年的時間,改革開放政策激發了全國人民的創造力,共同造就了國內經濟社會形勢一片繁榮。

1983年2月,鄧小平攜全家在杭州視察工作並同上百萬杭州人民歡度除夕。大年三十這天下午,他和女兒鄧楠及外孫女萌萌一起來到棲霞嶺岳王廟參觀,緬懷古人,以史為鑒。

正月初一,鄧小平出席了浙江省委、省政府舉行的春節團拜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年屆八旬的小平同志仍舊不忘深入群眾,視察了農貿市場等地。

鄧小平十分喜愛西湖山水,在這段日子裡,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了西湖的山山水水,每到一處,他就笑容滿面地向大家招手致意,青山綠水間,留下了偉人的音容笑貌。

堅持改革路線毫不動搖

改革開放幾年來,廣東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難免泥沙俱下,各種問題不少。激烈的爭議隨之而來,有人暗地做文章,想把經濟特區的發展拉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上。鄧小平因此決定要親自去特區看一看。

1月24日,初春燦爛的陽光裡,鄧小平和家人來到深圳。下午黃昏時分,他登上深圳國際商業大廈22層頂樓天台,凝望夕陽映照下的深圳新城區,然后對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的梁湘說,“都看清楚了”。

第二天,鄧小平來到深圳河畔的小漁村,和當地漁民聊天,聽村支書說1983年村民人均收入達2300元,家家都是萬元戶,他有些不信,跑到一家漁民家裡去驗証。這家人樓房氣派、裝修精致,還有電視機等家電,主人說月收入在四五百元。他女兒鄧榕大聲告訴他:“老爺子,比你工資還高呢!”

鄧小平放心了。1月26日,他揮毫潑墨,為特區的爭論一錘定音:“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証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2月1日除夕,鄧小平和老戰友王震、楊尚昆在廣州過年,與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任仲夷一起參加春節聯歡。

1984年2月7日(正月初六),鄧小平赴廈門特區繼續考察。鄧小平的這次南巡,同樣昭示著福建春天的到來。時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兼省軍區第一政委的項南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把特區擴大到廈門全島(開放廈門全島的戰略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自由港是特區建設中的新事物、新問題,廈門可以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除聽取簡要匯報和參觀外,鄧小平很少講話﹔項南提議將特區范圍擴大至全島,他沒有明確表態,而說要由中央研究決定。參加採訪的記者內心很緊張:鄧小平視察廈門特區不講話不表態,這條新聞該怎樣寫?如何完成這個報道任務?他們心裡沒底。

但隻要耐心捕捉,奇跡總會發生的。廈門是福建惟一的經濟特區,起步晚,難點多,需要更多的關懷。那幾天與項南等省市和特區領導接觸、交談,鄧小平感到他們的思想是解放的,是堅定要搞改革開放的,有他們領著做事,有這種難能可貴的開拓進取精神,有這種對建設好特

區的責任感和迫切感,廈門特區當有長足發展,其遠景是美好的。因此,當結束簡短的匯報、項南等省市領導提請為廈門特區工作題詞做指示時,鄧小平欣然揮毫命筆:“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

早就嚴陣以待的記者立即啟動照相機快門,攝下了這個歷史性的鏡頭,困擾他們的新聞報道也隨之迎刃而解:這不就是要向全國和全世界報道的最近發生的重要而新鮮的新聞主題嗎?

細細琢磨這幾個字,覺得別有一番深意。它連同為深圳、珠海特區的題詞,貫穿了鄧小平這樣一條思路:特區政策是正確的,辦特區的做法是好的,而且應當辦得更快更好。鄧小平對特區的題詞,表明經過實踐考察后,不僅對特區已經有了明確的判斷,還為建設特區做了一個很精辟的總結。

考察回北京后,鄧小平找幾個中央領導人談話,將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城市納入開放范圍。

1985年春節,鄧小平再次出現在廣州白天鵝賓館,鄧穎超、徐向前、王震、楊得志等革命元老陪伴左右。初三、初四他分別會見港澳知名人士霍英東和馬萬祺。后來的政治研究著作中,鄧小平這次露面被認為顯示了他對改革開放路線的堅定支持。

在整個80年代改革進程中,經濟、社會和思想領域的爭論不斷,但鄧小平堅持改革路線毫不動搖。

滴水映日春節故事多感人

1992年1月17日到2月20日,懷著對改革開放的深思,鄧小平開始了“南巡”之旅,終於完成了他有生之年對改革開放的最后一個戰略部署,中國改革開放開始第二次騰飛。

1月31日,鄧小平來到上海,並和楊尚昆一起在這裡過春節。在上海期間,警衛官兵發現鄧小平的辦公室、會客廳和臥室的燈火常常徹夜通明——他在連夜整理審定后來的“南巡談話”。

在小平“南巡講話”精神推動下,1992年十四大召開,大會報告確立了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設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鄧小平終於完成了他有生之年對改革開放的最后一個戰略部署,中國改革開放開始第二次騰飛。

滴水映照太陽。梳理鄧小平這些春節故事,足以使人一睹他一心一意求發展的革命風採和愛國愛民的赤膽忠心,感受他始終把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謙虛謹慎,從不居功自傲的崇高品格。正如江澤民在《鄧小平同志追悼大會上的悼詞》中所說的,“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光明前景”。鄧小平的春節足跡連接起來就是一部中國改革開放的社會發展史,在這部發展史上,始終書寫著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據《文史參考》)

(責編:樂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