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我的父親鄧小平★戰爭年代

第57章 突破黃河防線

鄧榕

2016年01月20日08:46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經過八個月的時間,國共雙方在中華大地上進行了輪番軍事較量之后,國民黨軍十分不幸地喪失了對共產黨全面進攻的能力。

惱怒之下,國民黨宣布解散為進行和平調停而成立的軍事三人小組,美國也把他們派駐延安聯絡團的人員撤出了陝北。

國共談判徹底破裂。

國民黨越來越明白了,和共產黨打仗,單靠他自己的力量絕對不足成事,他必須拉一個大靠山,必須依靠美國。

要換取美國的支持,國民黨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包括出賣民族和國家的利益。

國民黨和美國簽訂了以下協議:

“中美商務仲裁會”:規定美國人在中國犯罪要交美“當局”裁判。

“中美警憲聯合勤務協定”:規定美軍肇事由美方處理,中方僅有旁聽權。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規定美國人在中國領土全境內享有居住、從事商務、制造、加工、金融、科學、教育、宗教及慈善事業等權利﹔美國商品與中國商品享有同等待遇﹔美任何種植物、出產物、制造品對中國輸入,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美船舶可以在中國開放的一切口岸、地方、領水內自由航行,“危難”時還包括軍艦在內。

“中美空中運輸協定”:規定允許美國飛機在中國領空到處飛行,必要時可擁有軍事性的降落權。

該給的都給了。

美國駐華軍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以佔領者的姿態在中國的土地上任意作為了。

美國大兵什麼樣,大家不用想也知道。

從1945年8月至1946年11月,僅在上海、南京、北平、天津、青島五個城市,發生美軍暴行至少三千八百起,中國民眾死傷三千三百人以上。

從1945年8月至1946年7月,美軍軍車肇事事件達一千五百起,美軍奸淫中國婦女三百余人。

美國軍人的這些劣行,是他們在自己本國的領土上都不敢如此肆意而為的。

美國軍人的這些劣行,中國人民明明白白地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1946年12月24日,美軍軍人在北平強奸了北京大學女學生。這個事件,恰似一個導火線,引發了中國人民早已積蓄在心中的憤怒,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美軍暴行的群眾運動。

12月30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五千余學生舉行游行示威,抗議美軍暴行。怒火中燒的學生們振臂高呼:“美軍退出中國!”“維護主權獨立!”

北平學生的反美愛國斗爭,迅速得到全國學生的響應,天津、上海、南京、開封、重慶、昆明、武漢、廣州、杭州、蘇州、台北,五十萬學生相繼進行示威活動。許多教授和學界、文化界、商界人士也紛紛發表聲明,以示對學生愛國運動的支持。

國民黨的政治、經濟政策,使得美國工商業長驅直入,嚴重地損害了中國工商業的利益,致使百業凋零,工人失業,市場蕭條。

1946年,國民黨政府財政收入為一萬九千多億元(法幣),而軍費支出為六萬億元。1947年則更甚,財政收入為十三萬億元,總支出為四十萬億元,赤字佔總支出的百分之六十七點五。

為了彌補嚴重的財政赤字,國民黨濫發紙幣,引起貨幣貶值,並引發惡性通貨膨脹。1947年7月物價上漲了六萬倍,到年底更上漲至十四萬五千倍。

同時,美國商品幾乎獨佔了中國市場。到1947年底,二十多個大城市中,中國工商業倒閉二萬七千多家,大批工人失業,城市人民生活困苦。

在農村,國民黨大肆征糧征款,到處拉夫抓兵,造成嚴重的田園荒蕪、人口外流。河南、湖南、廣東三省的荒地總數即達五千八百萬畝。美國農產品大量傾銷中國,又嚴重地打擊了中國的農業生產。中國本來就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農業經濟的凋敝,造成農村發生了數十年未有的飢饉,災民達數千萬人之眾。

1947年,在中華大地上,三十多個大城市中爆發了搶米風潮,參加人數達三百二十萬。不久,四十余個中小城市亦為之席卷。飢民們搗毀糧店和政府機關,有的地方甚至活捉了縣長。

國民黨,在戰場上沒有得手,在民眾的心中,則已經徹底完全地失敗。

對於這一點,蔣介石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他滿心以為,他的獨裁統治,能夠鎮壓住人民的反抗﹔他滿心以為,他的軍隊,能夠打敗共產黨。

蔣介石被迫放棄對共產黨的全面進攻后,在晉冀魯豫、晉察冀、東北等戰場上轉入守勢,抽調兵力對南部戰線的共產黨的兩翼實施重點進攻。也就是,東對山東陳毅部,西對陝北中共的中央核心。

蔣介石集中了九十四個旅的兵力,准備東西兩路進攻,同時強使黃河在花園口合龍回歸故道,構成西起風陵渡、東至山東濟南的一千公裡的“黃河防線”。

1947年3月,國民黨軍三十四個師,二十五萬人,分兵幾路向共產黨的心臟、中共軍隊的總指揮部延安進攻,氣焰囂張地要消滅共產黨的首腦機關和毛澤東於黃河以西。

在陝北,毛澤東和中央首腦機關隻有四個旅一萬七千人的兵力和三個地方旅。為了保護中央,為了保存部隊,為了把國民黨一大部分軍隊吸引在陝北戰場,毛澤東決定,暫時放棄延安。

毛澤東撤出了延安,帶著一小隊人馬在陝北黃土高原上和敵人兜圈子、打轉轉。

毛澤東離開了延安,但沒有離開陝北。

多少人為了中央的安危,為了毛澤東的安危,勸毛澤東東渡黃河。但毛澤東意志堅決地留在了陝北。

在敵人大兵進犯,每日追兵追隨在后的危難時刻,毛澤東依然處變不驚,依然保持了瀟洒幽默的情懷,依然充滿對前途的必勝的信心。他

說:以邊區地域之廣,地形之險,人民之好,有把握鉗制敵軍並逐漸消滅之。

佔領延安后,蔣介石高興極了,他大駕親臨,硬是飛到延安,在毛澤東的核心地盤上用腳踩來踩去。此時此刻蔣介石興奮得意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而毛澤東卻還在陝北,還在實施對全國共產黨部隊的軍事指揮。

在山東,蔣軍於3月下旬發起進攻,投入兵力六十個旅約四十五萬人,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親率作戰,山東的形勢隨告危急。

敵人伸出兩個拳,一個擊陝北,一個擊山東。

劉鄧的部隊在中間。

根據中央指示,劉鄧決定組織反擊戰,准備用兩個月的時間,進行連續作戰,利用敵人在該地區已轉入戰略防御的機會,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收復一切可能收復的失地並擴大解放區,要有力地配合陝北、山東我軍粉碎敵人之重點進攻。

劉鄧選中的反攻地點,一個是河南北部,一個是山西南部。

在豫北,有敵軍王仲廉、孫殿英、孫震部的九萬五千余人,守備平漢鐵路以東、黃河以北地區。

劉鄧決心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縱隊等十萬人的兵力,舉行豫北反攻。

戰役於3月23日開始。我軍連續攻佔濮陽等城鎮,迫敵調兵北援。我軍機智地避開敵人,揮師北上,解放了衛河以北、平漢鐵路兩側廣大地區,主力逼近安陽、圍攻湯陰。敵軍追近,我軍誘敵深入,然后以預伏之重兵出擊。敵軍受擊南撤,我又乘勝追擊,一路殲敵,一路收復城鎮,最后攻克湯陰。 (未完待續)

(責編:樂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