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軍區政治部
啟示之三:閱兵中蘊含著豐富生動的政治資源、歷史資源和現實資源,必須挖掘整合轉化為強大動力,激發官兵的光榮感使命感責任感
這次閱兵特點鮮明:首次以紀念抗戰勝利為主題,首次安排抗戰老同志參閱,首次編組英模部隊方隊受閱,首次按作戰體系展示多型新裝備,首次由將軍擔任領隊。我們充分挖掘運用閱兵中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激發官兵飽滿的政治熱情、高昂的戰斗精神和無畏的血性膽氣。
用好閱兵國之大典動力源。閱兵是國之大典,舉國關注、舉世矚目,廣泛開展“寫閱兵日記、講閱兵故事、讀閱兵家書、贈閱兵格言、唱閱兵歌曲”活動,引導官兵充分認識參加閱兵是革命軍人的崇高榮譽,是人生經歷的寶貴財富,強化“一次受閱、一生光榮,一人受閱、全家光榮”的意識。北京籍戰士王嘉興感慨地說,過去無數次走過天安門,但這次受閱將使我終身銘記,我要練得最好,為祖國增光。
用好偉大抗戰精神動力源。一部抗戰史就是一部生動深刻的教科書。開展“學習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活動,組織官兵回顧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罪惡史、中國人民浴血奮斗史、中華民族抗日勝利史、中國對世界和平貢獻史,觀看中央電視台《抗戰家書》、聆聽抗戰史專家講座,參觀抗日戰爭勝利紀念館,引導大家自覺把對苦難歷史的銘記、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對偉大勝利的自豪轉化為高昂的練兵熱情。
用好英模部隊傳統動力源。一面戰旗就是一段光輝歷史,一個方隊就是一個英雄集體。徒步方隊有“狼牙山五壯士”“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等10個英模部隊方隊,裝備方隊和空中梯隊的官兵也大多來自具有歷史榮譽的部隊。我們持續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當英模部隊傳人”活動,組織官兵廣泛學習英模部隊戰斗故事、歷史榮譽和光榮傳統,讓大家銘記厚重歷史、傳承英雄精神。“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專門組織“狼牙山巔祭英烈”活動,現地感悟英烈風范。
用好強國興軍成果動力源。組織“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系列活動,開展“我看閱兵新變化”大家談,舉行“迷彩方陣”演講、“我的閱兵”征文,收集整理14次國慶閱兵資料,制作系列專題展板,贊頌國家和軍隊建設發展的偉大成就,激發官兵為國旗增光、為軍旗添彩的巨大動力。
用好人民群眾支持動力源。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對閱兵非常關心支持,採取多種形式看望慰問,並深入參閱官兵家中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特別是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堅持特事特辦、急事快辦,為受閱部隊生活、訓練、交通、安全等提供了有力保障。為激發官兵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圍繞“關心關愛為什麼、人民群眾盼什麼、回報人民做什麼”開展群眾性討論,激發高標准完成閱兵任務的內在動力。廣大官兵決心牢記重托、不辱使命,用精彩閱兵盛典回報人民群眾關愛。
用好將軍表率作用動力源。將軍擔任領隊是這次閱兵的一大亮點,56名將軍領隊把閱兵場當戰場,忘記職務、忘記年齡、忘記傷痛,與戰士一起列隊、一起訓練、一起就餐、一起娛樂,每天和戰士一樣衣服汗濕無數遍,臉上晒出了帽帶印。我們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宣揚將軍領隊的事跡,在電子觸摸屏、飯堂電視反復播放他們的訓練視頻,激勵官兵刻苦訓練、爭創一流。將軍們身先士卒、以身作則,被譽為“官兵的行動楷模、方隊的精神脊梁”。一名戰士在日記中寫到:“與我們訓在一起、苦在一起的將軍是最美的!”有的官兵深情地講,“將軍們這樣可親可敬,我願意跟著他們上戰場!”
“六個動力源”聚焦紀念抗戰勝利閱兵的鮮明主題,體現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反映強軍興軍的主旋律,解決了在閱兵實踐中用什麼灌注官兵思想、靠什麼激勵官兵斗志的重大問題,為做好閱兵政治工作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六個動力源”是閱兵中寶貴的教育資源和精神富礦,形象直觀、生動鮮活,產生了巨大的激勵效應。實踐啟示我們,重大軍事任務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隻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來審視,打開歷史的視野,把住時代的脈搏,深入挖掘、科學整合、充分運用,就能把政治工作做得有深度、有特色、有活力,就能讓這些寶貴的資源真正成為強大精神動力。
![]() | ![]()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