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編者按: 1936年 2月至 5月,毛澤東、彭德懷等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由陝北出師,東渡黃河,奔赴山西,以“打通蘇聯 ”、“鞏固擴大現有蘇區 ”,准備直接對日作戰力量,進而進軍華北前線,抗擊日本侵略。紅軍出師山西后,遭到蔣介石、閻錫山軍隊的阻攔和破壞,未能實現對日寇直接作戰。但是,紅軍 東征打了勝仗,喚起了人民,擴大了紅軍,籌備了物資,以實際行動宣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 開展。紅軍結束東征回師陝北后,為鞏固和擴大西北抗日根據地,擴大抗日紅軍,“為著一切抗日力量有核心的團聚 ”,中共中央決定紅一方面軍主力組成西方野戰軍,由彭德懷率領,到陝甘寧廣大區域西征作戰。西征戰役從 1936年 5月開始到 7月結束,開辟了縱橫 200余公裡的新區,進一步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開展,為實現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創造了條件。先后擔任紅軍東征和西征主力部隊之一紅一軍團政治部秘 書長、統戰部部長的蕭向榮,在戰斗間隙,以日記形式詳細記錄了紅一軍團東征和西征的過程,內容以行軍、作戰、敵我態勢、戰果統計等為主,還有他從紅軍政治 工作者角度對一些重要戰斗的分析與評價。日記還記錄了西征戰役結束后,紅一軍團開展統一戰線工作,迎接紅二、四方面軍北上以及關於西安事變的有關內容。為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0周年,本刊將陸續發表蕭向榮的這部日記,供研究參考。
2月3日
林(林,即林彪,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軍團長。紅一軍團是參加東征的主力部隊之一。)報告 於臨真I 軍事行動為著實現黨的任務——抗日討蔣,擴大抗日根據地——與蘇聯打通聯系II 戰略方針——運動戰消滅敵人
a.北面敵人已構成堡壘線b.南面敵取守勢c.西面地形限制,不能求得運動戰d.東向能求得運 動戰,可廣泛的擴大我們影響——取得全國群眾的擁護,証明紅軍是抗日先鋒隊,實現組織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雖然敵有優勢兵力,善於守備,但能集中與我們作 戰的僅三萬人,且不能打運動戰,戰斗力薄弱(我們曾以二營兵力,消滅其一個團),戰斗經驗缺乏(多年未打仗,蔣馮閻戰爭中,閻的缺點最多),更沒有與紅軍 作戰經驗。
物質條件,擴紅條件,向東是有利的。地理條件,值得顧慮的是黃河,但河西岸是蘇區,河東岸群眾很好,我們採取鞏固發展,能保持戰略退路。交通聯絡我們大批造船,訓練水手,並深入赤化沿河兩岸。
因此,我們的行動方針是向東。到山西去,打賣國賊閻錫山(閻錫山,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紅軍東征結束后,毛澤東、朱德於 1936年 5月 5日聯名發表關於停戰議和一致抗日的通電,稱蔣介石、閻錫山為“蔣介石氏”、“閻錫山氏”。5月 25日毛澤東致信閻錫山,稱“百川先生”。)。原有蘇區之鞏固,由28、29A(A,英文“Army”的簡稱,即“軍”,下同。)負責,並廣泛發展游擊戰爭,以求得陝甘蘇區之鞏固與擴大。III 渡河戰役是有決定意義堅決的渡河,奪取河東敵人堡壘,以手榴彈刺刀對付敵人的堡壘冰河鋪上木板再渡過行動秘密,襲擊動作IV 我們要堅信中央的戰略方針是正確的,為堅決的實現黨的戰略方針而戰斗!
聶(聶,即聶榮臻,時任紅一軍團政委。)
1.東征是從政治上出發的公開的宣布抗日討賣國賊——鮮明的旗幟實現組織國防政府、抗日聯軍 2.東征是有勝利的把握的以運動戰消滅敵人——這是敵人的弱點猛烈的擴大抗日根據地3.實現黨的決議,執行黨的決議打土豪,首先應著重大土豪小地主沒有很 詳細的調查清楚,不要隨便沒收其余應照黨的新策略執行朱( 朱,即朱瑞,時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新的任務下的政治工作
1.加緊戰斗動員,繼續進行政治教育:戰役的解釋(老戰士、新戰士、俘虜成份)傳達黨的決議——全體軍人干部教育——依照軍團干部訓練班
2.戰時政治工作a.每個戰斗的政治動員(戰前、戰后)b.戰時黨的工作c.行軍中的政治工作 3、鞏固部隊的工作——執行以前的訓令a.反逃跑(對發生嚴重現象的突擊,實際解決問題)b.加緊收容工作(連不要收容隊,以師為單位)c.新戰士的戰斗 教育(老戰士的領導) 圖 1
d.注意物質的補充4.爭取群眾工作——開辟蘇區是我們行動基本任務之一a.宣傳組織群眾(組織工會、農會,選舉權)b.擴大紅軍c.籌款與補充大土豪還是打深入土地斗爭時,所有地主均沒收小商人不捐款,向大商人捐款,師以上執行d.瓦解白軍圖
1.軍團以待機東渡黃河之目的,二月九號由臨真轉到宋家塔一帶待命,並准備 渡河前各項工作(政治動員、補充糧食、收集渡河材料)。2.二月十五號,軍團由宋家塔出發,擬以四天行程,到川口鎮、河口一帶集結,待命渡河。為避免敵機 偵察,嚴守軍事機密起見,每天從早晨六時出發,至九時前即到隱蔽地點隱蔽大休息,至下午一時后繼續行進
2月19日
軍團為執行東渡黃河,討伐賣國賊,准備直接對日作戰,並擴大政治影響,以達到組織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之目的,決定廿日廿時在團屋村、坪上附近開始渡河,2D(D,英文“Division”的簡稱,即“師”,下同。) 為先頭師,十九日十九時即秘密移至王家山、天促峁一帶宿營,五團進到溝口宿營。軍團決分前后梯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