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峰 本報特約記者 歐陽春
難題二:動員指揮不順暢、動員對象難管控、動員要素難協同
破解之道:直達末端,確保聞令而動
7月中旬,江西省軍區對新余市民兵應急分隊進行整組點驗。“查看分宜縣民兵應急分隊當前狀態!”接到任務后,軍分區通信參謀劉輝操作“智慧動員”系統,採取任務分解、數據挖掘、衛星定位的方式,統計分析出分宜縣轄區內所有民兵應急分隊當前狀態情況,實力數、在位數、可出動數一目了然。
曾幾何時,在國防動員領域,民兵預備役人員征召難,執行任務出動率低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我們依托智能調控模塊,運用身份識別、定位跟蹤、數據分析、地理信息等技術,通過配發的智能終端,及時掌握人員位置、受領和完成任務等情況。”劉輝向記者介紹道。
不僅征召人員全時在線,各類裝備物資和保障資源也能實現全時在線。省軍區工作組提出想查看當前新余市城區交通要道和無線電磁環境情況。劉輝啟動智能決策和移動指揮模塊,系統便自動跟蹤起信息網絡、交通保障、無線頻譜、廣播媒體等資源狀況。
“國防動員難,難在指揮!”談起以往國防動員演練經歷,軍分區領導深有感觸:“以往組織演練,受通信指揮手段落后的影響,國防動員行動末端難貫通、指揮時效低,有時一個口令下去,半天才能見到動作。”
國防動員中的難處,正是“智慧動員”建設的發力點。軍地領導在籌劃“智慧動員”建設時,將信息系統延伸至國動委八個專業辦公室和全市企事業單位,依托智能調控模塊,建立起全數字跨平台通信網絡。
前不久,新余市部分城區遭受暴雨襲擊,軍分區緊急協調出動駐軍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遂行應急搶險任務。作戰值班員通過“智慧動員”系統,將任務號令直接發送至任務分隊。接到命令后,各分隊人員僅30分鐘就全部趕到集結點。
![]() | ![]()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