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報主辦的“鄧小平經濟思想理論座談會”8月19日在京召開。適逢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國內經濟理論界專家學者聚集一堂,追尋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經濟思想脈絡,暢談鄧小平理論對中國改革與發展的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與會者在深情緬懷世紀偉人鄧小平的同時,對步入新常態后的中國經濟和全面深化改革也進行了廣泛的探討。現將與會專家學者發言摘要刊出,以饗讀者。
堅持“三個有利於”是衡量改革成敗得失、成效大小的根本標准和“試金石”。
判斷改革開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敗的標准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看待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我認為,並不僅僅在於具體的改革舉措是什麼。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往前走,在這一過程中,衡量改革成敗得失和成效的“試金石”,仍是鄧小平同志講的“三個有利於”。有人提出,具體措施可能短期內達不到提高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那是否有近期的衡量目標?當然,我們可以提出近期性目標。比如,有一個標准就是,是不是真正觸動了大家都認為確實應該改的、阻礙了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的環節?衡量改革成敗得失和成效大小,最終都要落到“三個有利於”上面來。
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是達成“三個有利於”標准的制度保障和重要的戰略抉擇。以我們最近熱議的幾個話題來看,一是“中等收入陷阱”。我們很多欠發達地區面臨的是能不能跨越“低收入陷阱”的問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現在已經面臨的是“高收入陷阱”問題。我們整個面臨的不是簡單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所能描述的。探討這個問題,首先要認識到國內較大的區域差距,其次要認識到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二是“窮則思變”。鄧小平同志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認為,隻有改革開放才能使整個社會的積極性和資源調度的合理機制朝著“三個有利於”的方向發展。
總之,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於”標准以及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抉擇,是確保中國現代化大門永遠打開、不至於封閉的根本的“指路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