匐莖
近日,一張照片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在照片中,一個大房間裡密密麻麻地排列著數十張二層床。按照網友介紹,這是河南嵩縣一高二年級女生的宿舍,因為生源多,這些女生隻能擠在圖書館的一間宿舍裡,記者在嵩縣採訪時了解到,網上照片屬實,這間宿舍一共住著168名女生。(來源:央廣網)
這種超大宿舍的待遇,我在學生時代曾經“享受”過。上世紀90年代,我在一鄉鎮高中上學,由於山洪把學生宿舍一側的土牆淘空,學校將我們臨時安置在了一大倉庫。70多個學生住在一起,開頭幾天的興奮勁過后,諸多問題來了:潮濕的空氣中夾雜著數十種難以分辨的刺鼻氣味、規律不一的作息時間無法保証休息時間、復雜的人際關系經常引發糾紛甚至打架、三天兩頭掉東西使同學們相互提防猜疑……
沒過多久,大宿舍的同學開始自主分流:有的就近投親靠友,有的找關系調整宿舍或轉學,有的在校外租房居住……
當時,同學中的干部子弟和教師子女讓我們十分羨慕,因為,這類同學享有“優先”選擇權,多數沒被安排在大倉庫﹔即使有少數安排住大倉庫的,沒住幾天也被“照顧”走了。
沒想到我記憶中“永不磨滅”的學生待遇,居然在今天的嵩縣得以成功“復制”。據說這種“待遇”,不僅現在的168名學生能“享受”,而且七八月份新招的新生中,還將有近200名接著“享受”。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學生。嵩縣是貧困縣財政壓力大,群眾能理解。同時,百姓也看到了縣政府建新宿舍規劃和新公寓樓勘探設計等工作進展。但新公寓樓修建工程並非朝說夕成之事,在這個漫長的工程建設期,怎麼讓學生們不再住超大宿舍,才是當務之急。
事非親歷不知難,沒有換位體驗和切身感受,是不會知道168名學生的苦和難。不知住大宿舍的168名學生中,可有書記、縣長們的子女,可有教育局長、學校校長們的子侄?
解決學生住超大宿舍的問題,僅靠等工程招標、盼財政撥款肯定不行。如果讓嵩縣主管教育的官員和該所高中的校長、教職工搬到超大宿舍集中辦公,把辦公室讓出來作為學生的宿舍,既可立即讓學生們不再住超大宿舍,又可讓教育系統的官員們更接地氣,天天現場辦公督促新公寓樓工程質量和進度。也許,這才是嵩縣教育系統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最該反思和整改的關鍵所在!
相關專題 |
· 匐莖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