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領袖人物紀念館

廣安:讓就業創業路走得更順坦

2014年06月03日08:25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余翔在葡萄園內查看葡萄長勢。

開鋼琴培訓班、回鄉種植葡萄……當前,廣安市越來越多懷揣夢想的大學生激情上路,通過努力,把創業夢想轉化為現實。

據市人社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廣安市開展各類創業培訓2374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7004萬元,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創業150余人,其中新增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累計3個,基地吸納高校畢業生創業企業41戶,個體工商戶47戶,園區內直接扶持高校畢業生85人,吸納帶動就業422人。

那麼,自主創業需要哪些條件?創業中遇到困難怎麼辦?讓我們走近已投身創業的大學生們,聽聽他們的故事。

余翔:農家娃當上葡萄園主

5月28日,天氣有些悶熱。在位於武勝縣飛龍鎮河爾口村的現代農業園區內,余翔正在葡萄地裡查看今年葡萄的長勢,“下了這麼多天的雨了,真希望太陽可以早點出來。隻有陽光充足,葡萄才會甜,我們才能賣個好價錢。”余翔一邊查看葡萄園,一邊說道。

25歲的余翔,今年初依靠從親戚家借來的錢,在武勝縣現代農業園區承包土地42.3畝,今年夏天就能收獲第一季葡萄了。對於3年前的余翔來說,他想都沒想過自己能擁有一片葡萄園,“這都要靠當地的就業部門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扶持。”余翔說。2011年7月,他從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對於選擇外出打工還是回鄉創業,余翔心裡很糾結。后來,看著年邁的父母,余翔還是下決心回家。但回家能干些什麼呢?在經過四處考察后,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余翔決定種植葡萄。

他四處籌錢,好不容易借來啟動資金。但面對征地、平場等一些瑣事,余翔有些摸不著頭腦,好在當地政府給予了他相應的扶持:幫助他做好當地村民土地流轉思想工作,確保葡萄苗木的順利栽種,該縣農機站得知他的葡萄基地創建,便組織挖機進行土地調型改造,挖溝渠,蓄水池,鋪建生產便道。

“建園初期,工作繁瑣,條件惡劣,但我們不怕苦不怕累。”種植園裡的每件事,余翔都親歷親為,從栽種苗木,到搭建棚架、鋪裝滴管。為了得到更多的技術支持,他還從成都聘請了專業技術人員對葡萄基地的工人進行現場指導。

如今,余翔的葡萄園裡已結滿果實,有夏黑、紅提、金手指、美人指等多個品種,“希望今年陽光充足,賣個好價錢,這樣我的事業才算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余翔如此說道。

楊月月:帶著夢想一起創業

“本來我學的是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彈鋼琴是我的愛好,我也沒想到自己會開辦一個鋼琴培訓中心。”在廣安城南利民南路,筆者見到了正在教小朋友彈琴的楊月月。

2010年,楊月月畢業於四川教育學院,原本想當教師的,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最終成了“無業游民”。就在此時,媽媽對她說,“你不是很喜歡彈鋼琴嗎?你可以去教人彈琴呀!”媽媽的話讓她恍然大悟,“我還有彈鋼琴的特長呀!雖然我不是鋼琴專業畢業,但從小就學琴的我,去教兒童學琴還是綽綽有余的。”楊月月心想著。隨后,她對廣安的鋼琴培訓市場進行調查后發現,鋼琴培訓市場很有前景。而她也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孩子學習鋼琴音樂文化,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培養出一個個優秀的小演奏家,這就是楊月月的夢想。

為了積累經驗,楊月月先來到廣安城區的一家鋼琴培訓中心去教兒童學琴,開始了她鋼琴教學生涯的首站。一年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她的鋼琴培訓中心正式成立。這讓她高興不已,但短暫的高興過后,楊月月陷入深深的擔憂之中,生源何來?雖然她已四處發放了宣傳單,但幾天下來,培訓中心門可羅雀。這讓初次創業的她深受打擊。“但也不能就這麼放棄吧。”楊月月想,“我才20多歲,就算失敗了也沒什麼。我一定要繼續努力。”倔強的楊月月加強了宣傳力度。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天后,第一個學生終於上門了﹔幾個月后,一共有15名學生前來學琴。目前,楊月月的鋼琴培訓中心有了7台鋼琴,有20個學生。“雖然我的事業才剛剛起步,但我相信,通過努力,我的鋼琴培訓中心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楊月月堅定地說道。

就業部門:讓就業創業路走得更順坦

實現大學生充分就業,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單位,學生、家長、社會共同努力。廣安市人社部門多措並舉,關注重點服務群體,做強就業促進工作。首先,做好政策指導,2013年,我市出台了《關於做好2013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貫徹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各項要求。

此外,我市還開展技能就業,開辦了2013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SYB創業培訓班,培訓學生137人﹔實行動態管理,採取“一對一聯系、一對一幫扶”的方式,如實記錄和追蹤離校未就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為其提供就業信息短信、推薦見習和就業崗位、介紹創業培訓等服務。進駐校園服務,在廣安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為1523名畢業生提供了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求職登記等服務﹔舉辦“大學生專場招聘會”4次,全市大型雙選會1次,共有2432人實現就業或達成就業意向。

(責編:高麗、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