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統一戰線新聞網>>本網獨家

建言獻策小組成立,真知灼見直達“高層”

北京:激發無黨派人士建言活力(重點關注)

廖文根 李 力 王雪蓮

2014年04月17日16:05    來源:人民日報

圖為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小組成員在農村調研。

資料照片

北京的堵車問題“舉世聞名”,網友曾一度戲稱首都為“首堵”。“治堵”成為北京市的心頭之患。“要解決北京交通擁堵問題,核心是發展軌道交通和限制城市中心區的小汽車數量。”2014年2月,一份由北京市委統戰部報送、題為《北京城市交通發展對策及建議》的《建言專報》被遞交給北京市委主要領導,這份千字左右的“專報”引起了北京市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並批示給有關部門研究。這份“專報”的起草者是一個特殊的“組織”——北京市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小組。

把“滿天星”匯聚成“一團火”

2013年5月,北京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小組成立,這是由北京市委統戰部牽頭組建,為無黨派人士搭建的議政建言新平台。小組首批成員有30多名,涉及經濟、教育、醫療、文化、法律、城市規劃、社會管理等多個領域,均為市委統戰部聯系的無黨派代表人士,以北京黨外高級知識分子聯誼會部分理事為核心。小組下設多個研究小組,研究小組負責人並非相關單位的無黨派領導干部,而是各個專業領域的資深人士。國家文化發展問題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小牧負責文化研究,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負責交通研究,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負責城市管理研究,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柴強負責首都城市定位研究,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魯哈達負責社會建設管理研究,國務院參事、中央財大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負責稅制改革研究。

“無黨派人士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顯著優勢,但是分布在不同領域、不同單位,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往往局限於個人或少數人,議政建言質量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個人水平,群體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北京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周開讓說,“建言獻策小組能夠有效組織無黨派人士發揮群體作用,圍繞市委命題,找准建言獻策的切入點,促進發展的對接點和推動改革的著力點,提升議政建言質量。”

為充分發揮無黨派人士在建言獻策中的集團優勢和群體效應,北京市委統戰部還將部機關黨外知識分子處作為聯絡服務辦公室,加強對該平台的支持,並特邀部分在政府部門擔任實職的黨外局級干部擔任顧問,加強與小組成員互動。為保証對無黨派人士提出的意見有反饋,建言獻策小組提交的成果,匯總至聯絡辦公室后,將通過信息、專報或直接呈遞等多種方式,反映給市領導和有關部門。對意見建議的處理情況,聯絡小組辦公室也會反饋到小組或組員個人,並對反饋意見作出詳細說明。

“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是建言獻策小組的生命。”周開讓介紹說,北京市委統戰部既為各小組開展調研積極創造條件和便利,又注重整合大家的力量,把“眾思”化為“大智”,力求提出新觀點、新政策、新舉措,努力做到建言建到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重視成果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建言獻策小組的成立,目的就是要把無黨派人士個性化的、“零敲碎打”的參政議政行為組織化、常態化,把無黨派人士這一散布在各領域、各單位的“滿天星”,匯聚成共同致力於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團火”,實現聚散有序、人人出彩。

“無黨派人士地位在提高”

建言獻策的題目從哪裡來?市委命題是主要渠道。“如何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這是2013年北京市委給無黨派人士出的一個“命題作文”。接題后,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市黨外高級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唐曉青親自組織“盤活北京郊區農民閑置房產,探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專題調研組,召集法律、生態、旅游、民政、醫衛等領域30多位無黨派人士,深入懷柔、密雲、門頭溝等地農村展開密集調研。“政策障礙如何突破?”“如何保護農民權益?”調研組深入了解農村農民閑置資產的現狀,重點調研盤活農民閑置資產的途徑和方式,圍繞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就進一步盤活農村閑置資產,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今年2月,凝聚調研小組全體成員智慧和心血的《關於盤活郊區農民閑置房產、探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建議》,得到了北京市委主要領導的批示。如今,此項內容已經列入2014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

2013年,在北京市委主要領導提出的圍繞首都發展需要黨外人士幫助解決的11個問題中,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小組承擔了其中的6個研究課題,涉及文化、交通、城市管理、城市化、社會建設以及稅收體制改革等方面。

操著一口山西口音的連玉明是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也是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副主席。作為北京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小組成員,2013年,連玉明領銜承擔了《如何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問題》研究,並提供了多條有價值的建議。

分享到:
(責編: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