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洪銀興:深化改革解決新階段三大經濟發展問題

2013年11月26日14:50   來源:新華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深化改革解決新階段三大經濟發展問題

根據三中全會精神,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在新的發展階段,處理這種關系的目的是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這就是轉變發展方式的新動力。在低收入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物質資源投入,而在現階段,物質資源供給已接近極限,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需要通過新的改革來培育新的動力,這個新的動力主要是兩個,一是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二是依靠創新驅動創造新的發展動力。

這兩個動力都要靠改革解決好市場和政府關系這個核心問題。前一個動力,一是要充分競爭,二是要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現有的行政壟斷和國有經濟壟斷,實際上削弱了民營經濟的活力,也削弱了市場的動力。改革就是要打破壟斷,最大程度、最大范圍擴大競爭。國有經濟不能再利用自身的壟斷地位與民爭利,要保証民營企業獲取資源和進入市場的平等機會。代表國家經營和管理稀缺資源的公司和網絡型自然壟斷行業的公司所獲取的壟斷收益,應該通過資源稅和公司所得稅等方式上交國家,余下部分進行收入分配。這就可以克服壟斷企業員工高收入所產生的收入差距擴大問題。

再一個動力是創新驅動問題。轉向創新驅動需要市場發揮作用,因為創新需要外在壓力,但是隻有市場調節不能解決創新的動力。市場經濟面對的是已有資源的配置問題,而創新驅動依靠的是非物質資源的創新要素。要創造新的要素,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一是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允許知識產權對創新收益的壟斷和獨佔。二是特別要重視國家的作用。僅僅是靠市場不能完全解決創新驅動問題。國家的重要作用,一個是國家實施重大科技創新計劃,二是國家集成技術創新與知識創新兩大系統,三是為吸引創新型人才提供宜居宜研宜產業化的環境。

三中全會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其重要途徑是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過去解決城鄉二元結構走的是外源式的發展路徑,以工業化解決農業問題,以城鎮化解決農村問題,以農民進城解決農民問題。現在要轉向內生性發展路徑,直接以三農作為發展對象,發展重心要轉到農村,主要途徑就是城鄉發展一體化。

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關鍵問題是要通過改革打破城鄉二元體制。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其實質是富裕農民。這裡涉及到改革土地制度問題。農民守著土地不可能得到收益,農民要在土地上獲得財產性收入就必須讓土地進入市場,讓農民得到土地收益。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解決好土地的流轉,讓土地在出租時得到地租,土地在向種田大戶集中時獲得轉讓收入,讓土地可以抵押獲得貸款,土地入股合作經濟組織可以獲得股權收入,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在保証基本農田紅線的前提下也可以直接上市。不僅如此,農民被國家征用的土地收益不能限於征用時規定的價格,還應該分享其上市時的增值收益,這樣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就能得到顯著提高,土地對投資者也有了明顯的吸引力。

總的來說,現階段的改革,其改革內容和路徑因為發展階段的改變而改變。前一輪改革解決低效率問題,這一輪改革還要解決如何實現科學發展問題。前一輪改革是要增強競爭性,這一輪改革還要增強凝聚力。相應的改革方向,一是要針對已有的市場化改革還沒有完全到位的領域、對不少應該由市場調節但市場還沒有起到調節作用的領域,通過政府的進一步放權,深化市場化改革﹔二是針對市場化改革所形成的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的方面,突出完善市場體系和建立能夠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市場規則﹔三是在市場化改革中某些被破掉舊體制而沒有建立新體制的方面能夠“立”出新體制。

(作者為南京大學黨委書記)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