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會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小康社會思想的提出,凝聚著鄧小平同志對江蘇社會發展實踐的思考和總結。對此,江蘇廣大干部群眾感受特別親切,理解格外深刻。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全省上下經過2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江蘇區域特色的小康建設之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江蘇人民牢記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寄予的厚望,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富民強省、實現“兩個率先”為目標,努力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江蘇。
從“小康之家”到小康社會───鄧小平蘇州之行與小康社會思想的生發
源出《詩經》的“小康”,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對衣食無憂、平安幸福生活的熱切企盼與向往。鄧小平同志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提出的“小康”概念,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淵源。但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從更為現實的角度,把“小康”、“小康之家”同“中國式的現代化”緊密聯系起來,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深刻思考現代中國的發展目標。
1983年春節前夕,黨的十二大閉幕不久,鄧小平同志踏上了江蘇大地,前往蘇州地區考察。蘇州之行給鄧小平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北京后他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就列舉了蘇州農村的新面貌、新氣象:“第一,人民的吃穿用問題解決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問題解決了,人均達到二十平方米,因為土地不足,向空中發展,小城鎮和農村蓋二三層樓房的已經不少﹔第三,就業問題解決了,城鎮基本上沒有待業勞動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農村的人總想往大城市跑的情況已經改變﹔第五,中小學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體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業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們的精神面貌變化了,犯罪行為大大減少。”蘇州地區廣大干部群眾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創造的經驗,啟發了鄧小平同志用“小康社會”這一概念來描述我國社會的發展水平。
鄧小平小康社會思想與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緊密相聯。建設小康社會,既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目標,又是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起點,是我國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經階段。實施“三步走”戰略,不僅顯示出中國人民擺脫貧困、實現民族振興的雄心壯志,而且在發展戰略上充分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精神。
鄧小平小康社會思想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景。建設小康社會,不僅是一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斷體現社會主義本質和特征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的社會發展階段,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長遠目標與現實實踐的有機統一。
鄧小平小康社會思想深刻反映了“先富”與“共富”辯証統一的發展規律。建設小康社會,既要實行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大政策”,又要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條件。“先富”帶“后富”,促進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沿海和內地的協調發展,是通往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
鄧小平小康社會思想充分體現了全面發展的理念和要求。小康社會不僅包括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方面的指標,而且包括文化、教育、科技、國防等全方位的社會發展指標。鄧小平同志對小康社會的認識,為我們黨進一步明確並細化我國跨世紀發展戰略,確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
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積極探索具有江蘇區域特色的小康建設之路
改革開放以來,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江蘇人民在10萬平方公裡的熱土上,不斷譜寫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篇章。到上世紀末,全省人均GDP在1980年的基礎上實現了翻三番,超過1400美元,實現了由溫飽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探索了一條富有江蘇區域特色的小康建設之路。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走求真務實、改革創新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江蘇歷經三次思想大解放,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大發展。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沖破了“兩個凡是”的束縛,蘇南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開創了農村工業化的新局面,帶動了上世紀80
年代江蘇經濟的快速發展。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沖破了姓“社”姓“資”的束縛,開創了外向型經濟的新局面,支撐了上世紀90年代江蘇經濟的持續發展。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沖破了姓“公”姓“私”的束縛,進一步開啟了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閘門,經濟結構、所有制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大大加快了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實踐告訴我們:辦法來自基層,經驗出自群眾。任何時候都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把基層干部群眾搞建設、求發展的積極性保護好、發揮好。
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鬆,走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之路。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同志要求“江蘇等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就應該比全國平均速度快”。20多年來,我們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緊緊抓住發展鄉鎮企業、呼應浦東開發開放、經濟結構和所有制結構調整三次大的發展機遇,實現了經濟發展每隔幾年上一個台階。實踐証明,既保持快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發展速度,又實實在在、沒有水分,講效益、講質量,才是符合江蘇實際的發展路子。
確立“科教興省”戰略,走結構優化、集約發展之路。江蘇人多地少、資源緊缺。省委、省政府注重發揮江蘇科教力量雄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優勢,大力實施“科教興省”戰略,使江蘇工農業及相關產業的科技進步貢獻率持續提高,大大提升了江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戰略,走外向開拓、外向帶動之路。江蘇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外開放。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江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形成了外貿、外資和外經“三外齊抓、三外齊上”的局面。開放型經濟使江蘇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能力顯著增強,為經濟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
確立“沒有蘇北的小康就沒有全省小康”的思想,走區域共同發展、共同富裕之路。江蘇區域經濟發展的梯度特征明顯,蘇南、蘇北差距較大。實現全省的小康,必須解決好區域共同發展尤其是蘇北的發展問題。省委、省政府始終把蘇北特別是淮北地區的發展擺到重要位置,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同時注重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2000年,淮北地區所屬各縣總體邁入小康門檻。
始終堅持“兩手抓”,走“兩個文明”互動並進、協調發展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始終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不斷總結推廣“兩手抓”的新鮮經驗。實踐証明,隻有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才能使兩個文明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真正走上協調發展的小康之路。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引領“兩個率先”,努力建設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江蘇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江蘇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這是對鄧小平小康社會思想的進一步實踐和運用,也是對江蘇發展思路的進一步探索與創新。實踐使我們體會到,要實現“兩個率先”,必須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科學發展觀貫穿於實現“兩個率先”的全過程,切實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制定科學發展的目標。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全面小康建設,必須制定科學發展的目標。根據黨的十六大精神,省委十屆五次全會不僅確定了到2010年全省總體上實現全面小康的戰略目標,而且在全國率先制訂了省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4大類18項綜合指標體系,其中有經濟發展指標、生活質量指標,還有社會發展、政治文明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指標。這個指標體系的主要特點就是全面、協調,鮮明地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貫徹以人為本、富民優先的原則。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解決好富民問題。針對江蘇經濟總量大而老百姓還不夠富裕的實際,我們確立了以人為本、富民優先的原則,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00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美元,與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一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指標,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成為全面小康的核心內容,使我們的發展目標成為一個富民優先的發展目標,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更加關注民生,用更大的力氣加快富民步伐。
落實協調發展的舉措。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關鍵是在協調發展上下功夫。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第一方略,按照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取向,全面提升江蘇的產業層次和競爭力,加速建設現代國際制造業基地。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思路,探索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路子,依靠工業化來致富農民,依靠城市化來帶動農村,依靠產業化來提高農業。在更高層次上推進區域共同發展,針對蘇北蘇中發展滯后主要是工業化滯后的實際,將主要集中在蘇南的工業布局進一步調整為沿滬寧線、沿長江、沿東隴海線為軸線的“三沿”產業帶布局,提升蘇南發展水平,促進蘇中快速崛起,加快蘇北工業化進程。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新一輪全球產業調整和分工,提高“引進來”的水平,增強“走出去”的競爭力。確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為核心,積極發展節約型經濟、循環經濟,加強生態和環境保護,持之以恆地建設“綠色江蘇”。
體現全面發展的要求。建設全面小康社會,要求我們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共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堅持把科教興省、人才強省作為江蘇發展的主戰略,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教生產力。加快文化大省建設,增強江蘇文化產業和產品的影響力。更加重視發展各項社會事業,適應人們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培養充滿創造力的新一代江蘇人。圍繞建設“法治江蘇”的目標,加快推進依法治省,完善立法,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深入開展建設“平安江蘇”、創建最安全地區的活動,努力為全省人民提供一個安心、安居、安全的社會環境。
《人民日報》 2004年09月02日 第九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