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曲昌榮
2013年08月06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中牟縣“陽光村務網”網頁截圖。 |
中牟縣通過創辦“陽光村務網”,將427個行政村的村賬全部晒到了互聯網上,隨時隨地接受群眾監督。截至目前,“陽光村務網”的訪問量達40多萬次,通過網站受理群眾訴求事項1056件。受理事項全部有回復,群眾滿意率達到96%以上。
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楊喜剛平時很少回老家中牟縣韓寺鎮孟庄村。不久前,他偶然發現了中牟縣有個“陽光村務網”,輕點鼠標,自己村的事竟然一目了然。他激動地給縣委組織部打去電話:“互聯網把我跟家鄉連到了一起。不僅能查看全村的賬務開支,還能找問題、提建議。”
為公開插上“科技”的翅膀
群眾成為監督主力
中牟縣委書記楊福平介紹,近年來,中牟縣農村集體財產不斷增加,村務不公開、管理不民主等問題成為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由此引發的信訪量一度佔到總信訪量的1/3以上。原來的村務公開,主要是採取黑板報、會議通報等傳統方式,已經不適應群眾需求。2009年,中牟縣白沙鎮創辦“村治在線”網站,受到群眾熱烈歡迎。在此基礎上,中牟縣將“陽光村務網”工作作為2012年為民承諾實事之一來抓。縣裡為427個行政村全部設立獨立網頁,頁面內容統一設計“向您公開、邀您互動、為您服務”三類欄目。
一年多的運行,“陽光村務網”不僅為村務公開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還把信訪大廳、便民服務大廳、政風行風評議系統搬到了網上。全面徹底地公開,晾晒集體的“家底”,讓群眾“心底兒”明、“心氣兒”順,大大提升了廣大群眾對黨和政府反腐倡廉工作的信任度。
村務上了網,絲毫弄虛作假都逃不過群眾的眼睛。今年7月10日,鄭庵鎮大汾店村民反映:該村的地被征用后隻發了青苗費而沒有發放征地款。縣“陽光村務網管理中心”責成鄭庵鎮紀委調查落實。經查,群眾反映的實際是春水路廊道一組租地款,當時適逢該村干部外出培訓而沒有及時向群眾發放。經鎮裡督促,大汾店村委利用7月11日、12日兩天時間將款項全部發給了涉地群眾。
黃店鎮段村一村民去年反映:該村支書趙支援貪污賣樹款。縣“陽光村務網管理中心”馬上派出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發現該村賣樹款的收支情況都在村財務賬上清楚記錄,但發現上級撥付給該村的村容村貌治理補助資金9400元未入村賬,趙支援私自將其中的5410元以支付話費、購買衣服等方式“補貼”給了村組干部和聯戶代表。根據查實的情況,主管部門責令當事人退回了違紀款項,並給予趙支援黨內警告處分。
實施縣、鄉、村三級督查制度
評比結果網上通報
為做好這一取信於民的好事,中牟縣可沒少下力氣。縣委、縣政府成立了“陽光村務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和管理中心,在縣直單位和鄉鎮、街道和村裡配備服務專員524人,工作專員基本情況在“陽光村務網”上全部公開,完善了組織管理體系。縣財政撥出專項資金50萬元,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設計開發了建站軟件系統,為各鄉鎮、街道統一配發了電腦、顯示屏一體查詢機等裝備。
從系統運行、內容更新、事項辦理到結果反饋、督查考核,層層明確職責,保証政令暢通。每月15日前由鄉鎮主要領導審核把關后,由鄉鎮(街道)管理辦公室統一上傳所轄行政村上月公開內容。中牟縣還將“陽光村務網”管理工作納入縣直各單位、各鄉鎮街道、各行政村評優評差、創先爭優考核。每月對縣、鄉、村三級工作落實情況進行一次督導檢查,每季度進行一次考核、排名,考核結果納入全縣評優評差、創先爭優和村組干部績效考核內容。評比結果在網上進行通報,並與單位和個人的評優評先及干部使用和報酬挂鉤。同時,實施了三級督查制度。
中牟縣青年路街道西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鬆林說:“現在不管是啥都得在網上公開,比如征地拆遷補償標准是多少?補了多少錢?低保指標、計生指標、宅基地指標批給了誰?就連村裡買支筆買個本都得在網上晒晒。你不公開,就要說事兒!不過這樣也好,可以讓群眾明白放心,讓干部警醒自律,是件好事兒!”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06日 11 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