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日志,比業績——坐而論道的干部少了,真抓實干的干部多了
正在廣場看日記的喂馬鄉副書記劉海鵬說:“把近半年的工作交給全縣群眾評議,心裡還是很忐忑。一方面,想看看自己的日志有沒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能聽到對改進工作有益的建議也不錯﹔另一方面,也想看看其他人的工作是怎麼做的,好改進自己。”
而縣防疫站副站長溫彥斌則認為自己在晒日志活動中的最大收獲是:“大家比著干工作,讓我更加明白什麼是老百姓希望的、擁護的,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這對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當“記”日志成為全縣干部的新習慣,大家發現,隻有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事,並且將好事辦實,將實事做好,才能寫出好日志,否則有憑有據的 “惡評”讓人“傷不起”。
“5月5日,今天在馮大爺家,和老人談城市拆遷、談縣城總體規劃,講政策、講好處,老人家覺悟高,表示支持工作……”“5月15日,和拆遷戶一起搬遷,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朴實、善良、顧全大局……”
城市拆遷是和順縣建設環境優美社會和諧宜居地、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的一個過程,參與拆遷的單位干部,在日志中詳細地記錄了老百姓對政府決策從不理解到理解、到配合的轉變。
責任感和被理解更加激發了全縣干部扑下身子為民服務的意識。走基層,他們馬不停蹄四處走訪農戶、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參加勞動,和村民們共同商討致富的路子。參與項目建設、城市建設、民生工作、信訪維穩,他們在日志本上認真記錄做了什麼工作、做到什麼程度、是不是已經做成。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哪些所思所想,有哪些得失,需要怎麼改進。“身子沉下去,和百姓的心自然就貼緊了,工作也就更有精神氣了。”這是和順縣干部的普遍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