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 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英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的群眾路線官方網站>>專家輔導>>清正廉潔

黃葦町:深入反腐 取信於民【2】

2013年04月01日09:44  來源:求是

以“‘老虎’、‘蒼蠅’一起打”取信於民

懲治和預防腐敗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是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關於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指導思想。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反腐敗斗爭能否取信於民,群眾把是否對腐敗分子“動真格”看作是試金石。一些貪腐的領導干部之所以有恃無恐,就是存有“伸手未必被捉”的僥幸心理。隻有堅決懲治腐敗,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中的各環節才能發揮作用。

習近平同志提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這不僅提出了懲治腐敗的兩個側重點,也直面回應了一些人對我們“隻打‘蒼蠅’、不打‘老虎’”的懷疑。

“老虎”要打,是因為發生在一些高級領導干部身上的腐敗大案令人觸目驚心,政治影響極壞。要切實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論什麼人,不論其職務多高,隻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腐敗沒有“特區”、反腐敗沒有“禁區”。

“蒼蠅”也要打,是因為這類案件盡管個案案值不一定高,但直接侵害群眾利益,也會形成對黨群、干群關系的沖擊,危及人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一切腐敗行為,都必須堅決杜絕,堅決反對,堅決查處。當然,打“蒼蠅”也要依靠群眾,最根本的是要把各種民生工程建成民主工程,依靠民主決策消除長官意志﹔建成陽光工程,依靠透明公開消除暗箱操作﹔建成法制工程,依靠無處不在的群眾監督,對付這些分散的腐敗活動。

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取信於民

腐敗的實質是以權謀私。隻有管住權力,才能使腐敗的出生率小於死亡率,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潔政治目標。大量事實証明,如果管不住權力,僅針對各種具體違紀行為發禁令,必然堵不勝堵、防不勝防。條款訂得再多、再細,也永遠跟不上不斷花樣翻新的以權謀私活動。習近平同志提出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就是重要的治本措施。管住權力一要抓權力制約,適當分權、相互制約,嚴格權力行使的程序,劃定權力邊界﹔二要抓權力監督,前提是權力運行公開透明,黨內外才能進行充分監督,包括輿論和媒體監督。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民群眾的關注和議論,也是一種“無形的籠子”。用健全的民主集中制取代“一言堂”,“一把手”就不能獨斷專行﹔做到施政透明公開,暗箱操作的空間就小了、代價就大了。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要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包括通過查處一批案子,發現一些漏洞,完善一批制度,出台一些改革措施,積小勝為大勝,積大勝為完勝。打造制度的“籠子”,既要有積極的態度,也需要一個不斷努力的過程。首先要下大氣力治標,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懲治已經暴露出來的腐敗問題,提振干部群眾的信心,形成全黨參與廉潔政治建設的新風正氣。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敗,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與黨內法規制度形成合力,並努力為黨外群眾監督違紀違法行為、有序參與反腐敗斗爭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這樣,就為從根本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創造了條件。

以“反對和克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取信於民

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是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講話中強調的一個重點。有的領導干部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稱王稱霸,對中央的政策部署,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以各種理由拖著不辦﹔對下面干部違紀違法行為的處理,不是依據黨章和法律,而是搞個人“一言九鼎”,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他們在生活上不願“混同”於普通群眾,甚至為此制造特權、玩弄特權、享受特權。因此,中央提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記,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是有很強針對性的。

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較多地存在於領導干部中,但又不限於領導干部。一些司法和執法部門的黨員干部中,存在說話霸氣、辦事霸道、執法粗暴的職業特權現象﹔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務部門的黨員干部中,存在“近水樓台先得月”的行業特權思想。無論哪種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對黨風政風、黨群關系、社會風氣的危害都很大。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特權現象之一,就是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為配偶、子女及其他親屬經商辦企業提供便利條件。這種家族腐敗現象,歷來是導致政權更迭的重要原因。俄羅斯社會政治研究所所長格·瓦·奧希波夫曾對中國社會科學院負責同志說:“黨的領導層首先想的是把自己的兒孫輩安排好,把自己的家庭安排好,蘇共的蛻化變質和最終解體,實際上是在家庭這個最基礎的層面就發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率先垂范,以“八項規定”為切入口,採取切實措施沖擊和消除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引起廣大干部群眾的高度關注和熱烈回應,有力地促進了各級黨員干部紀律意識、宗旨意識、公仆意識的回歸。

總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取信於民,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加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和監督力度,以人民的評價來改進工作,達到讓人民滿意的目標。當然,有些問題沉?已久,不能指望畢其功於一役。要充分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復雜性艱巨性,“給希望一點時間”,“給理想一點時間”,既要看到黨風廉政建設已取得的顯著成效,也要做好與消極腐敗現象打“持久戰”的思想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