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1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
1955年6月,周恩來出席中國科學院四個學部的成立大會。 |
![]() |
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會議留影 |
院士的發端和引入
“院士”來自英文“academician”,它實際是指“academy的成員”,或“從事學術(或藝術)工作的人”。由於任何一個學術團體都可以稱自己為Academy,所以“academician”這個稱呼本身並沒有很高地位,它可以用來稱呼任何一個地方性的或任何一個專業性的“Academy”成員。據說把“academician”翻譯成“院士”的人是傅斯年,他將西方的“學院”(academy)與東方的“士”結合起來。
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家科學院是建立於1660年的英國皇家學會,最初隻有12名成員。由於獲得了英王查爾斯二世頒發的憲章而成為了“皇家學會”,亦稱“倫敦皇家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
中國的國家級科學院於1928年由國民政府建立,稱為“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出任第一任院長。20年后,中央研究院經過評議和選舉,產生了中國的第一批共81名院士。這些院士分為數理、生物、人文3組。
從院士到學部委員
新中國於1954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設數理及化學學部、生物學地學學部、技術科學學部、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等4個學部,並評定了“學部委員”。
1980年,國家恢復學部委員制度,有283人在這一年成為新學部委員。由於中國科學院的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在1977年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而后者不選舉學部委員。這相當於在中國取消了文科院士。學部委員新增加的283人全部是自然科學家。再加上前兩屆尚存的117名老學部委員(不包括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在1980年,中國共有學部委員400名。
1990年11月,國務院決定從第二年起,每兩年進行一次增選學部委員工作。次年,中國科學院選舉出了210名學部委員,除去自然減員和其他原因減員,1991年中科院學部委員總數為528人。
從學部委員到院士
1993年10月,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時宣布成立中國工程院。一個月后,中科院選舉出59名院士,院士總人數為545人。1994年中國科學院第七次學部委員大會通過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規定每屆增選不超過60名。
中國工程院在1994年產生第一批96名院士,其中30人本來就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其余為新成員。第二年,中國工程院增選216名新院士,一年左右時間,人數增長了220%,總數達到309人。1996年,中國工程院第三次院士大會通過決議,每屆增選不超過120名。1997,中國工程院增選116名新院士,院士總數達到439人。1999年,中國工程院進行第三次院士增選,院士總數達547人。截至2011年中科院院士已增至727人,工程院院士增到783人,共計1510人。
(玨曉整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