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獨家稿件

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16條意見出台

2013年05月28日14: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五、拓寬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途徑

(九)開展青年教師社會實踐活動。堅持與青年教師專業特長、職業發展、服務社會等相結合,創造條件,加大投入,積極為青年教師開展社會實踐搭建平台,保証每名青年教師每年至少參加1次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選派青年教師挂職鍛煉,鼓勵青年教師參與產學研結合項目,深入基層參加生產勞動,開展調查研究、學習考察、志願服務,進一步了解國情、社情、民情,正確認識國家前途命運,正確認識自身社會責任。

(十)組織青年教師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鼓勵優秀青年教師兼任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完善有關聘任、管理和考核制度,落實相關待遇。健全青年教師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和長效機制,引導青年教師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青年教師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原則上應具有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歷。

(十一)創新青年教師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網絡道德建設,引導青年教師正確使用網絡工具,強化網上言行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網絡掌握高校思想理論動向和網絡輿情,及時發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有效應對涉及青年教師的輿論事件。充分運用電視、校園網、手機報、微博等渠道,主動佔領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陣地,積極搭建網絡教育服務平台,提升運用網絡開展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六、著力解決青年教師實際問題

(十二)關心解決青年教師實際困難。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聯系青年教師、與青年教師談心談話制度,及時發現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上面臨的困難,花大力氣幫助解決住房、收入、子女入托入學等實際問題,在關心關愛中增強教育效果。推行老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子”、“傳幫帶”等活動,加強對青年教師業務發展上的指導。關心留學歸國青年教師,為他們的工作、成長創造良好條件。

(十三)關注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建立完善青年教師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加強青年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年教師自我調適能力,幫助青年教師更好應對工作壓力、舒緩職業倦怠。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加強青年教師之間的信息溝通和思想交流,為青年教師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機構,健全青年教師心理問題預警、干預機制,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

(十四)搭建青年教師成長發展平台。建立健全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和青年教師成長特點的高校用人機制,完善重師德、重教學、重育人、重貢獻的考核評價機制,促進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創造有利條件,搭建發展平台,為學術水平和教學科研業績特別突出的青年教師創造破格晉升機會,納入學科領軍人才和后備干部培養體系。深化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分配政策時適當向青年教師傾斜,逐步提高青年教師的收入水平。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等渠道,支持和引導青年教師參與學校管理,涉及青年教師切身利益的決策要充分聽取青年教師意見。

七、強化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領導

(十五)構建齊抓共管工作機制。各地黨委組織、宣傳和教育工作部門要加強對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檢查督促。建立健全高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構建黨委宣傳部門牽頭,組織、人事、教務、工會等部門協同配合,院(系)級單位黨組織具體實施,廣大干部師生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努力形成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合力。高校黨委要定期聽取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情況匯報,研究和落實相關政策及工作要求,創造性地做好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

(十六)落實工作基礎保障。切實保障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經費投入,根據工作需要配備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專兼職工作人員,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及離退休老同志作用。加強全局性、前瞻性問題研究,把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為做好工作提供理論支持和決策依據。定期開展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督促檢查,形成長效機制,全面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 

(責編:李源、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