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擔任浙江大學校長。2006年至今擔任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顧問、中國圖像圖形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是“智慧城市”還是“智能城市”
○ 當前智能城市建設有哪些隱憂
○ 智能城市如何衡量
“智能城市”更適合中國
記者:“智慧城市”是一個熱詞,目前我國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城市總數已接近300個。中國工程院在2010年就對智慧城市進行研究,2012年啟動了“中國智能城市建設與推進戰略研究”這一重大咨詢項目。請問,從“智慧城市”到“智能城市”是一個什麼樣的認識過程?
潘雲鶴:“智慧城市”的建設更准確地表述應該是“城市的智能化發展”。智慧城市的概念是由美國IBM公司在2008年提出的,英文為“Smart city”。“smart”一詞,本意是機靈的、聰明的,而對應“智慧”一詞的英文應該是“wisdom”。通過調研分析,中國很多城市近年來智能化發展的規劃與實踐,遠遠比歐美的“Smart city”內涵廣闊得多,且是一種深謀遠慮的計劃。因此,“Smart”一詞不妥。我們建議重新定義,提出了“智能城市”的概念,即“Intelligent city”。經過與中央部委、地方政府以及參與課題研究的專家學者大量的交流和座談,大部分官員和學者對於“智慧城市”的理解已經都向更寬泛的視野聚集。大家認為,“智能城市”的中國定義,已經完全不同於最初的“Smart city”。IBM想做的是smart的IT系統,而我們要建的是智能化的城市。對於帶有農村的中國廣大城市而言,建設“智能城市”就是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有機融合發展。因此,“智能城市”更適合表述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智能化發展。
記者:這就是說,我們提出的“智能城市”,與最初的概念有著質與量的不同。
潘雲鶴:是的。IBM最初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實際上是想把計算機系統運用到城市的管理過程中,比如智能醫療系統等。對“智慧城市”的理解,歐美跟中國是不同的。
如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最近發布了一份報告認為,從現在到2030年影響全世界變化的有13項技術,涵蓋4個領域,即信息技術領域、制造業領域、資源與環境領域、醫學與健康領域。其中,信息技術領域包含三項技術,第三項就是“智慧城市”技術。在歐美等不少國家看來,“智慧城市”被理解為一種IT技術。該概念在2008年出現后,歐美國家競相解讀和實踐,認識和理解在不斷聚集,原有的數字城市和城市網絡化逐漸向智慧城市這個概念靠攏。兩年前,我們和德國工程院交流時,他們提出在“智慧城市”方面進行合作,主要指的是發展智能電網。
為了推進中國城市的智能化建設,近年來一些國內外知名的IT企業為中國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然而,在實踐過程中,這些“智慧”的方案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些問題還是根本性的。比如,IT公司研發的智能系統,缺乏“市長視野”。雖然項目落地了,產品應用了,但結果成為了“孤島”,或出現了偏差,城市、政府與企業沒有實現共贏。如果智慧城市建設缺失“市長視野”,建設目標沒有解決城市的主要問題,也沒有實現經濟發展,那麼城市的智能發展等於丟失了靈魂。試想一下,一個深謀遠慮的城市,僅僅是一味地使用工具,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長遠規劃,經濟怎樣增長?城市如何建設?居民談何幸福?
事實上,有專家做過研究,信息化可以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部分問題,而余下的大部分問題則需要通過綜合其他技術和頂層設計來解決。
為什麼中外理解上有這麼大的不同?因為中外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上。歐美國家已經走過了大規模城市化和工業化時代,已不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而中國則同時處於信息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相融合階段,需要通過發展產業來引領城鎮化的發展。僅從信息化角度解讀智慧城市,通過技術和設備層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難以解決中國城市發展的問題。這個客觀的發展階段決定了“智能城市”在我國的發展將會被賦予更加豐富的內涵與實踐。因此,中國城市的智能化發展路徑必然是獨特的。
所以說,我們現在提出的建設“智能城市”,不僅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集成運用,還是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以及農業現代化的四化融合。城市的智能化發展,實質是讓一個城市又好又快地巧妙發展的過程。走向智能化的道路,將意味著城鎮化是一種新型的城市化,工業化是一種新型的工業化,而信息化也是一種更加深入的信息化。用通俗的話來講,所謂的智能城市建設就是要將城鎮化的2.0、信息化的2.0和工業化的2.0深度融合,使城市能夠集約、綠色、宜人、可持續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