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濤
2013年05月14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看法與說法》:李瑞環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
李瑞環同志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他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功?有哪些過人之處?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讀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李瑞環同志新書《看法與說法》,便會找到答案。
《看法與說法》全書共四冊。作者認為:“凡事都要有一個看法。”“看法是頭腦改造過的認識、觀點、主張。”“說法是看法的表達”,“在堅持准確性的前提下,力求通俗、簡潔、鮮明、生動和富有個性。”該書以摘要的形式集錄了李瑞環同志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問題的看法和說法,全面反映了他的思想境界、領導藝術、從政智慧。廣大讀者,尤其是領導干部,讀后能得到多方面的教益。
在厚厚四本書中,值得介紹的觀點很多,我感受最深的,是關於如何看待和對待人民群眾的論述。
政治家的分量最終由人民來衡量。在李瑞環同志的書中,“群眾”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之一。他說:“群眾最可敬,他們有無窮無盡的力量,社會的財富靠他們來創造﹔群眾最可愛,隻要你真心實意地為他們服務,他們就真心實意地支持你﹔群眾最可憐,他們的確有許多實際困難,但對我們的要求並不高﹔群眾最可畏,不管什麼人,惹怒了他們,就可以使你垮台。”他還說:“對一個政治家來說,隻有把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作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的出發點和歸宿,才會在人民心中佔有位置,才會贏得人民的真誠擁護,才會在歷史上獲得應有的地位。人民是杆秤,歷史是杆秤,政治家的分量最終都是由他們衡量的。”僅僅從這兩段話,就可看清人民群眾在李瑞環同志心中的位置,弄明白他對人民群眾感情的緣由。所以,他強調人民至上,認為人民始終是主人、是主角﹔群眾的表揚和贊賞,是最高的贊賞和獎賞﹔脫離和失去群眾的人,不管職務多高、本事多大,統統都是紙老虎﹔看不起勞動人民的人是一種最沒知識、最不懂道理的人。這些道理抓住了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根本,值得每一個領導干部謹記。
“把群眾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李瑞環同志認為,任何決策和措施,必須順應群眾情緒,符合群眾願望。多數人的願望,多數人的利益,多數人的意見,多數人的情緒,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他把弄清人民群眾真實的思想、情緒、願望、要求,看作是做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各項工作的前提。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聽群眾意見必須經常化、制度化。困難的時候要聽,順利的時候也要聽,有空的時候要聽,忙碌的時候也要聽,使聽意見形成習慣、形成自覺、形成風氣。要把聽意見作為工作日程中的正常安排而不是心血來潮的舉動,作為決策過程中的必經程序而不是可有可無的形式,在時間、方法、內容等方面作出規定並進行嚴格的檢查督促。要深入實際,與群眾同甘苦共患難。以誠待人,廣交深交一批敢於反映真實情況的朋友。通過信息網絡、問卷調查等現代手段,及時收集和處理來自群眾的信息。包括對順口溜之類的東西也要重視,“上山下水問漁樵,要知民意聽民謠”。李瑞環同志的這些要求,在社會矛盾多發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為人民辦實事要形成風氣,形成習慣,形成自覺,形成制度。”李瑞環同志強調,隻要是涉及群眾利益的事,無論大小,都要關心,都要主動去辦。群眾的某些困難,在你可能不算很大,在他則可能關系重大﹔在你可能不費太大的勁就能解決,在他則可能費很大的勁也過不去。隻要我們真心實意地、盡心竭力地為群眾辦事,許多事情是可以辦成的﹔隻要我們盡了心、竭了力,有的事情即使一時辦不成,群眾也會諒解你。他還提出,少講空話,多干實事。領導干部要沉下心來琢磨事,扑下身子干工作。為了從制度上保証領導干部必須為群眾辦實事,他認為要解決用人的問題。中國的改革,如果干部人事制度不改革,其他一切改革都靠不住。為什麼有些干部怕領導不怕群眾,在領導面前唯唯諾諾,在群眾面前什麼離譜的話都敢說,什麼離譜的事都敢做?就是因為他的命運在領導手裡,吃誰的飯,當誰的官,拿誰的錢,把領導賞識和群眾擁護看作兩碼事。因此,要增強選拔干部的透明度,要使我們的干部一開始就最大限度地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以利於群眾發表意見,使群眾到關鍵的時候能起作用。這些論述,抓住了問題的症結,我相信隻有依此思路,才能逐步解決干部必須密切聯系群眾的問題。
“共產黨是以自我批評為主要特征的黨”。他這個觀點把很多人長時間的一個不准確的說法澄清了。毛澤東概括的黨的三大作風的原意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和“自我批評”,但是很多人往往在“自我批評”前頭加上個“批評”,變成“批評和自我批評”。其實最要害的,共產黨跟別人不同的,是“自我批評”。李瑞環同志特別強調一把手要善於自我批評,一把手如果自我批評,班子的氣氛就和諧就融洽。否則,什麼功勞都是自己的,什麼問題都是別人的,這個班子絕不可能團結,人家不願意跟隨你,最后恐怕會成為孤家寡人。還有,如果一把手不進行自我批評,人家也不敢批評你,不敢接近你,不敢監督你,時間久了,可能就出大問題。李瑞環同志強調自我批評,符合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作風,也契合當前的實際。今天,批評固然不那麼容易,自我批評往往就更少,那就更需要自我批評了。
李瑞環同志的文風也為人稱道。他的文章往往見解深刻,但表達通俗易懂,很多語言就是老百姓的語言。比如,“先生孩子后起名”,“不動搖、不鬆勁、不折騰”等等。作為政治家,講話是講給人家聽的,文章是寫給人家看的,好的文風也是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方面。
中央政治局已經決定,今年下半年要開展群眾路線的教育實踐活動。如何使群眾路線真正得到貫徹落實,我們可以從李瑞環同志的書中找到很多有啟發性的觀點。雖然這些觀點大多是若干年前談的,但很有現實意義。所以,各級領導干部有必要認真地讀一讀這本書,學一學李瑞環同志對群眾的感情、對群眾的態度,學一學李瑞環同志做事情的方法、思路,學一學李瑞環同志說話講問題的風格、文風。當然不可能都學得到,但是哪怕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哪怕學到十之一二,都會提升自己,都會讓領導干部的形象得到改善。如果這樣的人多了,我們的黨的形象、黨和群眾的關系,也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