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廢墟上煉成“中國經驗”——汶川地震救援和科學重建的啟示

2013年05月13日08:42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讓汶川告訴全國:毫不鬆懈的防災意識

“快,快,趕緊撤離!”搖晃中,老師一手緊緊地扶住講台,一手快速有序地組織學生撤離教室,待所有學生離開教室,教師才最后撤離……網上流傳的這段感人視頻,記錄了蘆山地震發生時,雅安市名山第一中學高玉華老師的臨危不懼,她在最危險時刻定格了“學生優先”的高尚師德。

“生命安全不能總寄望於奇跡的發生,而要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弱小的高玉華老師,面對災害,緣何能做到如此淡定、有勇氣?她告訴記者,汶川地震后,學校做了災害事故應急預案,每個學期都要組織全校師生進行安全應急演練﹔平時學生每天課間出操,也要按規定的應急路線下樓。正是堅持日常訓練,增強了師生的應急能力,地震來臨時,雖然教室有損壞,但3000多名學生卻無一傷亡。

這樣的日常演練與汶川地震中“零傷亡”的桑棗中學何其相似﹔這樣的防災觀念與“史上最牛校長”葉志平如履薄冰的憂患意識如出一轍。

天災難以避免,經驗彌足珍貴。5年來,災區已成為學校,廢墟成為最生動的教材,對中國人進行了一場生動而又深刻的防災減災教育:

在映秀的汶川地震震中紀念館中,沿參觀路線拾級而上,走過慘烈的災害、悲壯的救援、豪邁的升華,“重頭戲”就是讓參觀者了解地震、應對自然災害、增強防災減災的意識。

走出震中紀念館,沿著岷江逆流而上,能看到汶川地震的水中村落遺址、農房遺址和山石遺址……原汁原味地保存著大地震的“鬼斧神功”,讓人心生敬畏,深深地思考如何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5年來,災難的傷痛記憶正在遠去,但防災減災的觀念卻始終縈繞。經過地震磨難和洗禮的四川,科學總結和運用抗震救災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帶領全國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邁上一個個新的台階:

5·12汶川特大地震成為中國防災減災史上的“裡程碑”,經國務院批准,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2008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防震減災上升到國家法律高度。

2011年11月,國務院發布《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1—2015年)》,對“十二五”期間的防災減災工作作出部署……

多一分准備,少一分損失﹔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懼。從汶川大地震的血淚和廢墟上生成的“應急預案”,不僅僅擺在干部的案頭,更要落實到每個干部的口頭和手頭。僅僅5年時間,地震應急體系建設從中央已經覆蓋到縣級政府,各地都出台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使應急救援體系不斷完善。

“中國不僅從災難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更在深刻思考、積極改進,國家的行動能力正在不斷提升。”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主任王昂生教授如是說,他欣慰地看到,這次蘆山地震中,雅安市的8個區縣,從寶興縣到天全縣,從蘆山縣到滎經縣,都有了應急預案,都成為“非常時期”地方政府從容應對災害的“行動指南”。

讓汶川告訴世界:建設家園的信心和力量

“最初我只是看到了一些重建的規劃,但僅僅兩三年,就取得了飛速的進展。我不得不說,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樣龐大的災后重建工程,表現出了中國人致力於災后重建、恢復正常生活的決心和能力。”美國《時代》周刊記者奧斯汀·拉姆齊對汶川的災后重建進行了回訪,災區的所見所聞,讓他贊口不絕。他洞察出災區重建的“中國經驗”是:作為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大國,中國有制度、有能力使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援助欠發達地區。

受到感染和震撼的不僅僅是奧斯汀·拉姆齊。過去5年中,每個再度來到汶川地震災區的人,都驚嘆於“天崩地裂”的災難后“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傷痕累累的土地上,崛起了民族特色的藏羌新居,古色古香的巴蜀老街,白牆灰瓦的川北農房,歐洲風情的山區小鎮﹔

曾經痛不欲生的受災群眾,開始重新品嘗生活的甘美,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

不是簡單地再現曾經,不是簡單地恢復原樣,而是在新的起點上,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實現可持續發展,既保護生態環境,又傳承民族文化……

為什麼重建的速度這樣快?為什麼重建的變化有這樣大?每個人都想知道壯闊豪邁的重建史詩是如何書寫的。

“唐山大地震時,國家的條件比現在差得很多很多,可是短短幾十年,新唐山是那樣的美麗。唐山人能夠做到的,汶川地震災區的人民也一定能做到!”“房子倒了,但我們還有一塊土地和一雙手,不能坐等救助,必須靠自己的雙手重建美好家園。”災區的干部群眾如是說。正是災區人民樂觀向上,不等、不靠的自救精神,成為災后重建的巨大動力。

國家是災區的后盾,中央財政累計下撥災后恢復重建基金超過1500億元,擴大內需的4萬億元投資中有1/4投向汶川災區……

具有中國特色的“對口支援計劃”惠及廣大災區,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浙江—青川、廣東—汶川、山東—北川、江蘇—綿竹……“一省幫一重災縣”,18個援建省與災區,過去相隔遙遠,現在卻密不可分,援建省向災區輸出技術和管理,幫助受災地區迅速恢復並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5年來,廢墟上重建家園的偉大實踐,不僅僅屬於四川,更屬於整個中國。從廢墟中浴火重生,災區矗立起來的不僅僅是建筑,更矗立起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在災難的洗禮中成長,災區崛起的不僅僅是新城,更是實現國家富強的中國力量。(記者 張玉玲 王斯敏 王國平 李曉東)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