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9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幅航拍的災后影像圖,清晰顯示著災區的每一處災情、險情﹔一幅畫滿箭頭的兵力部署圖,准確標注著救災部隊的每一步兵力投送和救災進展——
出動軍隊和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人員1.9萬余人,救治受傷群眾1萬余人次,轉移受困群眾4.6萬余人,搭建帳篷1.5萬余頂……
四川省蘆山縣城一處廢墟旁的成都軍區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前指,一派緊張氣氛。這座小小的帳篷,成了震后軍隊和武警部隊抗震救災的一線神經中樞。
這裡,見証了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近平主席心系災區、情系人民的情懷﹔
這裡,記錄了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揮師三軍、科學用兵、高效救援的決策部署﹔
這裡,又一次把人民軍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時代形象定格在了一個值得銘記的歷史瞬間。
災情緊,軍令急,一支支勁旅和專業救援力量向著震中挺進——人民的呼喚永遠是子弟兵前進的方向
從強烈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被掩埋在廢墟下的生命,在震后亟待救援的群眾,無時無刻不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總書記的心。
獲悉災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當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科學施救,最大限度減少傷亡。要求軍隊和武警部隊迅速投入抗震救災第一線。各救災部隊要發揚我軍能打仗、打勝仗的精神,全力搶救受困群眾,全力救治傷員,努力防范次生災害,積極配合地方做好受災群眾安置、災區社會穩定等工作。同時,各救災部隊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防護。
危難之際,黨和人民在一起﹔生死關頭,軍隊和人民在一起!
當天中午,中央軍委召開緊急專題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要求,研究緊急應對蘆山地震措施,部署軍隊和武警部隊參加抗震救災各項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主持會議並講話,正在外地考察調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對部隊參加抗震救災提出要求。
軍隊和武警部隊應急機制迅即啟動,總參、總政聯合下發指示,將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近平主席的決策部署,火速下達到任務部隊。
總參謀部科學調集兵力馳援災區,加強統籌協調,組織所屬專業力量提供信息支援保障﹔總政治部及時發出抗震救災中政治工作指示,搞好思想動員和宣傳報道,積極為救災部隊解決實際問題﹔總后勤部火速調集帳篷、食品、藥品等物資,派出醫療救援力量,開展傷員救治、衛生防疫等工作﹔總裝備部為救災部隊緊急補充所需裝備器材,下撥維修經費,跟進搞好保障……
20日上午8時02分,正在會操的武警四川省總隊蘆山縣中隊官兵與強震不期而遇。中隊22名官兵迅速集合起來,兵分兩路趕赴縣城參與救援——這也是地震發生后,最早投入救災的隊伍。同一時間,四川省軍區雅安軍分區、武警雅安市支隊組織所屬官兵就地展開救援。
震后第10分鐘,成都軍區召開抗震救災作戰部署會,一道道指令從作戰指揮室接連發出。第58分鐘,軍區前進指揮組已進入災區。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一支支勁旅和軍隊專業救援、醫療隊伍從成都、邛崍、阿壩,從北京、雲南、重慶出發,向著同一個方向緊急開進。
地震發生不到半個小時,經歷過汶川地震的四川省預備役綜合應急救援大隊、成都市民兵綜合應急救援大隊、黑水縣民兵攜帶生命探測儀等專業救援裝備和搜救犬,緊急奔赴災區展開救援。
上午10時,成都軍區第13集團軍某炮兵團450多名官兵,以摩托化方式向蘆山疾進。
陸上,第13集團軍某工兵團,武警水電、交通、黃金部隊,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醫療隊等,從鐵路、從公路,向著災區緊急開進。
空中,海軍遙感飛機、空軍偵察機接連飛臨震區,災情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源源不斷匯集到指揮部。遠程運輸機、陸航直升機搭載第14集團軍某工兵團、第38集團軍某工兵團和武警總醫院等單位的救援人員、專業裝備緊急起飛。
大型挖掘機到了,生命探測儀到了,X光機到了……一場大規模的地震救援行動,迅即展開。經歷了汶川抗震救災、玉樹抗震救災,人民軍隊的快速反應、應急機動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
抗震救災進入關鍵時刻,24日下午,中央軍委召開軍隊和武警部隊參加四川蘆山抗震救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精神,部署進一步做好軍隊和武警部隊抗震救災工作任務。
肩負著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近平主席的信任與厚望,救災部隊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不怕疲勞、連續作戰,沖鋒在前、勇挑重擔,以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打通道,闖孤島,一場場營救生命的接力在廢墟上展開——人民的安危永遠是子弟兵最大的牽挂
與時間賽跑,和死神抗爭,全力搶救受困群眾,全力救治危重傷員……
從四面八方匯集災區的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近平主席的決策指示,奮不顧身,攻堅克難,打通了一條條生命通道,創造著一個個生命奇跡。
在蘆山縣、寶興縣、天全縣,在龍門鄉、寶盛鄉、雙石鎮……一座座村落裡,一處處廢墟上,閃耀的軍徽給受災群眾帶來了生命的希望。黃金72小時內,抗震救災官兵救治傷員2800多人,協助安置轉移群眾2.4萬余人……
生命大於天。隻要有一線希望,就做出百倍努力﹔隻要有一點可能,就絕不輕言放棄。
腹腔出血、脾臟破裂、肋骨骨折、失血800多毫升……20日23時50分許,12歲的女孩高詩琴被送到設在蘆山縣人民醫院廣場的解放軍第42醫院救護隊時,已經生命垂危。情況危急,必須立即實施手術!醫護人員在野戰手術車裡與解放軍總醫院兩位專家遠程會診,緊急協調600毫升O型血。
這是在地震災區施行的第一例重症手術。從午夜到次日凌晨3點,4名醫生接力奮戰4個小時,渾身都被汗水濕透,終於將高詩琴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20支醫療隊進村入戶,全軍頂級專家匯聚災區。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科學的施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跡。
在最危險的地方,在最緊急的時刻,在最關鍵的環節,人民子弟兵把希望和溫暖送到災區群眾心中。
震中龍門鄉通往寶盛鄉的公路20日夜突遇塌方,道路中斷。
災情如火,必須全力搶通!武警交通一總隊100余名官兵連夜投入戰斗。強光泛光燈穿透厚厚的夜幕,將塌方區照得通亮。地震引發大規模塌方,巨石遍地,最大的足有30立方米,約45噸。
“裝載機無法清理,必須採取空壓機鑽孔,實施爆破作業,將巨石化整為零!”副總隊長馬繼武果斷下令。20分鐘后,隨著幾聲巨響,硝煙四起,飛石滾落。隨即,大型挖掘機、推土機迅速開進,隆隆轟鳴聲中,“生命通道”被迅速打通。
21日中午,武警交通三支隊六中隊官兵正在奮力搶通從寶盛鄉到玉溪水庫的公路,突然發生強烈余震,近百方碎石從山頂砸落。
“危險,快跑!”為保護過往群眾,工程師宋永科和下士燕凱凱被滾落的飛石擊中。宋永科頭部受傷不省人事,燕凱凱墜下路基脊椎受傷……
鮮血洒落,人民子弟兵把對黨的忠誠,對受災群眾的深情大愛,寫在了災區的大地上。
蘆山地震災區山高溝深、地形復雜,快捷高效的空中運輸成為最為可靠的生命通道。
在生命救援黃金72小時中,空軍累計出動飛機飛行95架次,共空運人員600多人、物資120多噸。成都軍區陸航部隊出動20多架直升機,飛行上百架次,搶運了大量傷員和救災物資,在搶救生命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科學用兵、專業用兵、重點用兵,抗震救災聯合指揮機構精干、合成、高效,成都軍區、空軍、武警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分工負責、密切協作,攻克一道道難關,突破一個個險阻,充分展示出“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素質。
——這是一個“透明化”的救災戰場。北斗衛星、預警機、遙感飛機、偵察直升機、夜視儀、數字地圖、水文氣象……構成了高空、中空、低空全覆蓋的情報信息網,為指揮部快速決策、合理用兵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是我軍現代化建設水平的一次檢驗。工程、防化、陸航、交通、水電、醫療、防疫……各專業兵種力量匯聚,佔了抗震救災總兵力一半以上,在一個個關鍵節點上發揮了特殊的重要作用。
——這是人民軍隊專業救災裝備的集中展示。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野戰炊事車、應急供電車、防疫消毒車、野戰衛星轉播車……各式專業裝備大顯身手,救災部隊的機動速度和救災效率大大提高。
進村入戶,全面覆蓋﹔搶運物資,爭分奪秒﹔防疫消毒,不留死角……人民子弟兵想盡一切辦法,動用一切手段,排除一切困難,和災區廣大群眾並肩攜手,共同譜寫萬眾一心抗擊災難的動人篇章。
你是誰,為了誰,一個個生死與共的故事在災區傳頌——人民的笑容永遠是子弟兵最美的夢想
缺糧、缺水、缺帳篷,重災區寶興縣一度交通中斷,救災物資告急。
成都軍區聯勤某分部緊急派出20輛大型運輸車組成車隊,繞道汶川,翻越夾金、巴郎兩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經過27個小時連續奔波,終於在24日將100余噸帳篷、大米、方便面、礦泉水等急需物資送到受災群眾手中。
一切以大局為重,自覺在大局下行動。成都軍區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自覺服從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領導,部隊各級指揮員相應參加地方抗震救災指揮機構,軍隊救災工作始終在地方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有序進行。
抗震救災部隊中,數十名將軍、數百名師團職領導干部,始終戰斗在最艱苦危險的點位、情況最復雜的地區、矛盾困難最突出的地方。
地震發生前一天,成都軍區總醫院政委姚榕的母親剛住院。他含淚道別躺在病床等待手術的老人,義無反顧帶領首批醫療隊空降到受災嚴重的太平鎮。
類似的動人故事在災區的生命營救中比比皆是。
四川省省長魏宏說:“真不愧是人民的軍隊,永遠把人民的利益舉過頭頂,唯獨不考慮自己。”
震后的殘垣斷壁,處處涌動著軍愛民、民擁軍的魚水深情。
雅安,是紅軍長征時經過的地區。天全縣仁義鄉紅軍村,就因當年紅四方面軍在此戰斗過而得名。
紅軍村來了紅軍連。23日下午,震區下起了雨,第13集團軍某團紅軍連緊急趕赴這裡執行搜救傷員和安置群眾任務。
“一排負責搜救傷員,二排、三排負責搭建帳篷……”官兵們跳下車,立即分頭行動。雨越下越大,一頂頂帳篷出現在開闊的紅軍廣場上。
“解放軍來了,我們有希望了!”災區群眾的這句話印証著一個事實:災難面前,子弟兵永遠是人民群眾值得信賴的力量。
21日下午,暴雨欲來,救災部隊將130頂帳篷讓給龍門鄉紅星村群眾。更讓群眾暖心的是,當他們向部隊致謝時,得到的回答是:“你們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咱們就是一家人!”
就在離這些“帳篷村”不遠的地方,有一位101歲的老人紀季氏。老人清楚地記得,78年前紅軍長征經過蘆山時曾住過她家。“紅軍的隊伍又回來了!”經歷了多次自然災難的紀季氏,飽經滄桑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人民的笑容,永遠是子弟兵最美的夢想。人民軍隊與災區群眾生死與共,心手相牽。經歷了強震浩劫的大地,正逐漸恢復生機。
官兵們的誓言,刻寫在災區的每一寸土地:我們永遠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據新華社四川蘆山4月28日電 本報記者蘇銀成,新華社記者賈永、李宣良,解放軍報記者劉聲東、陳國全)
相關專題 |
· 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