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帳篷學校裡,來自西南財經大學的志願者正在為孩子們補課。 記者 王 晉攝
4月26日,國家應急廣播蘆山抗震救災應急電台的帳篷裡,主持人正在採訪播音。 記者 王 晉攝
道路兩旁一邊是高高的大山,還有滾落的巨石,另一邊就是翻騰的青衣江。從雅安市一直向西往蘆山行進,沿途不斷看到各種材質的標語,“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你們辛苦了,雅安感謝你”、“有全國人民的愛,蘆山不再是孤島”,讓人感受到災區人民的心聲。
4月26日,烈日下的蘆山縣,氣溫上升到近30攝氏度。縣城集中安置了周邊鄉鎮的近10萬受災群眾。記者看到,這裡已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與送物資的汽車轟鳴聲相伴,記者捕捉到災區一些打動人心的聲音,這些聲音安定人心、給人希望——
應急廣播聲
傳播援助信息
“這裡是國家應急廣播蘆山抗震救災應急電台”,下午1點,溫度不斷升高,帳篷裡酷熱似蒸籠。在國家應急廣播蘆山抗震救災應急電台的帳篷裡,主持人又開始播音了。
求助信息、捐贈信息、尋人啟事、失物招領……隻要和救災有關,應急電台隨時插播﹔心理撫慰、防疫知識,邀請專家在帳篷裡一一解讀﹔救災進度、防災要點,當地政府部門官員輪流發言。
“這是國家應急廣播體系第一次實際運行,具有首創意義。在玉樹地震時,我們搞過應急廣播,用大喇叭,內容是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廣播。這次不一樣,所有內容都是災區本地的,針對蘆山本地播出,播音覆蓋蘆山縣。昨天,我們在寶興縣也開通了當地應急廣播。”國家應急廣播蘆山抗震救災應急電台負責人溫秋陽告訴記者,“災區群眾關心的都是非常具體的事情,比如哪裡領帳篷、哪裡領食品,而不是廣而告之的信息。通過開通應急電台廣播,我們搭建起一個互助平台,一方面可以幫助地方政府傳播聲音,另一方面可以替百姓發布求助聲音。”
直播過程中,一位中年人匆匆跑來。“我叫楊本武,是蘆山縣龍門鄉紅星村村民。在蘆山縣城當志願者,我們自發組織到雅安市打印了900元錢的救災標語,打車時把標語遺忘在車上了,能不能廣播一下?”
主持人馬上把他請進直播間,“我問你答,你就用雅安方言說。”
走出直播間,楊本武告訴記者,“我在車上一直在聽應急廣播,效果真的還不錯,而且因為是滾動播出的,所以能聽得很清楚。廣播裡播出了救災進度、招募志願者、傳播救災等很多信息,並且還隨時插播求助信息,效果很好!”
記者了解到,建立統一聯動、安全可靠的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已被納入我國“十二五”規劃,2015年前將初步建成,這次在蘆山縣的新嘗試,將為應急廣播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積累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