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平安機制
要回應、關切、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社會問題。要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必須加快建設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回應群眾對平安建設的需求,要敢於正視,不回避矛盾,尤其是在維護社會穩定、治安穩定、公共安全領域中,要抓住突出問題,堅持開展“三項排查整治”活動,健全完善源頭預防社會矛盾工作機制、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社會矛盾“大調解”工作機制。
要嚴格落實公共安全監管責任,加大監管力度,尤其是要加強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供水、供電、供氣、供暖以及環保、交通、防火等的安全監管,防止危害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發生。要通過建立長效機制和完善法律法規建設,達到整治一項鞏固一項,實現長治久安。要進一步完善民生制度安排,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確保民生改善有制度、機制保障。
強化平安根基
強化基礎,用“積小安”實現“大平安”。深化平安建設要樹立大平安觀念,不斷實現積小安為大安。要逐步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圍,堅持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加大對農村、老少邊窮等困難地區和城鄉困難群體的轉移支付、公共財政投入、援助幫扶力度,促進公共服務資源在城鄉區域間均衡配置,逐步完善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縮小城鄉區域間基本服務差距。
依托街道(鄉鎮)和社區,整合基層人口、勞動、就業、社保、民政、衛生、文化等管理職能和服務資源,搭建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要整合綜治、維穩、信訪、公安、司法等相關資源和力量,形成“上面千條線,下面一針穿”的一體化大綜治維穩工作格局,構建起覆蓋城鄉社區的“四級”平安建設網絡,向居民群眾、駐區單位提供集行政管理、社會事務等的“一站式”“一條龍”服務。
要預防為先,著力構筑立體化防范體系。預防為先就是採取釜底抽薪的方式加強源頭治理,要通過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社會矛盾調節機制,力爭在政策源頭、法制源頭、基層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要按照社會化、市場化、規范化的要求,不斷創新基層群防群治工作新形式,進一步推進警務進社區、進村(屯),推行“群眾選警長”的經驗,完善以公安民警為骨干,以保安員和專職治安員為主要力量,以志願者和義務聯防員為輔助力量的群防群治工作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