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時代先鋒

中國特種兵——記廣州軍區某特戰旅二營一連連長劉珪(上)

2013年03月20日10: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能打勝仗才是真正的“王者”

自踏上採訪劉珪之旅,記者耳朵裡就塞滿了關於劉珪的傳奇。可真見面卻有些失望,個頭不到1.7米,精瘦,笑容燦爛得沒有一點特種兵的冷峻。“那是你沒見到我們連長身上挂滿武器的樣子。”聞聽記者的“失望”,劉珪的兵立即毫不掩飾地為他辯護。

這個兵說得沒錯。當3月10日記者再次在戰場上見到全副武裝、滿臉迷彩的劉珪時,一下子就找到了特種兵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劉珪找了好多年。

1999年5月,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消息傳來,正在備戰高考的劉珪坐不住了。當年征兵時,已經在讀大一的劉珪報名應征,卻因有鼻炎沒通過。他喝了半年中藥,治好了鼻炎,第二年再次報名。那時國家對大學生入伍還沒有出台優惠政策,也不保留學籍,一當兵,“這大學就算白考了”。但劉珪走得義無反顧,他認為“這是最直接的報國方式”。

當兵兩年后,他考上了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畢業后來到廣州軍區某特戰旅。

廣州軍區某特戰旅的前身是特種作戰大隊,組建於1988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特種作戰大隊。該部自組建以來,先后有20多名官兵在高風險課目演訓中犧牲,130多人受傷致殘。剛剛走進這支部隊的劉珪不僅沒有被這些數據嚇倒,相反,這支部隊誕生的那些永不服輸、追求卓越的陸軍傘王、空中翼王、水下蛙王、嶺南狙王等等,成為他追隨的目標,他向往那種“王者”境界。

荔枝林裡的戰斗在繼續。劉珪率領的小分隊要通過一復雜地域——一條10余米長的溝渠裡是臟臭的黃泥湯,溝沿布滿荊棘,溝上籠罩著約40厘米高的鐵絲網。隻見劉珪把隊員集合起來,先講動作要領,隨后趴下做示范。他右手托槍,僅靠左手與雙腳的配合撐蹬,快速匍匐前行著——右手托著的槍既沒有碰到上方的鐵絲網,又沒有粘上黃泥湯。

王者的地位是靠實力奠定的。“在特種部隊,贏家為大。”剛到連隊當排長時,劉珪可沒有底氣做示范。參加連隊10公裡負重越野,他這排長是“老末”。

劉珪湖南人性格中的那股“霸蠻勁”被激起來了,他還就拿這10公裡負重越野開刀。他背上25公斤重的裝具,綁上2.5公斤的沙綁腿,一天兩趟10公裡。腰部被背囊磨得血肉模糊,衣服脫不下來,隻好用剪刀剪,累得實在受不了時,就用舌尖舔清涼油。

指力訓練,別人抓3斤重的磚頭,他抓四五斤重的滑溜溜的鵝卵石﹔攀崖訓練,他專挑最險最陡的崖壁﹔武裝泅渡訓練,別人潛一小時,他一直潛到把氧氣瓶裡的氧氣耗盡……

2008年3月,劉珪參加廣州軍區專攻精練尖子比武集訓,在為期8個月的集訓期間,他平均每天超強度訓練14小時以上。幾經淘汰,從全戰區挑選出來的85名尖子最后隻剩下16人。而劉珪在集訓結束考核中,奪得8個課目總分第一的成績。

這樣的“玩命”之后,劉珪創下了特戰旅10公裡負重越野、8公裡劃舟、3000米高空定點跳傘3項至今在該旅尚無人打破的新紀錄。

在特戰旅,“老特”是一種尊稱,能得到“老特”的認可和尊重,那就算是走上“王者”之路了。而劉珪在“老特”們由衷喝彩中、在初品“王者”神氣之時,心裡涌現的不是喜悅,而是惶恐。在不斷的磨煉和學習中,他逐漸意識到,自己以前對特種兵就是能跑、能摔、能打、米數、秒數、環數的認識實在太膚淺了。

在現代戰爭中,特種作戰從理論到實踐都有了質的變化,發達國家軍隊對特種作戰越來越重視,美軍在全軍裁員的背景下,卻對特種部隊實行擴編政策。中國的特種部隊建設與發達國家本來就有40年的“時間差”。“如果我們對特種作戰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思維上,那差距就會更大。”劉珪說。

2009年,劉珪被派往土耳其安卡拉特種作戰學校接受為期3個月的“魔鬼式訓練”。這次與不同國家的特戰隊員同台競爭、並取得總評成績第一的學習帶給劉珪的是更深層次的思考,“那裡的教官都是有戰爭經歷的,講課就是講自己的經歷,訓練就是還原他們打過的仗,實戰化程度很高,其作戰理念、訓練方式等對我們都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劉珪意識到,作為一個軍人,“贏”的目標應該是戰場上的對手,能打勝仗才是真正的“王者”。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劉珪:時刻准備打仗的特戰連長
· 人物事跡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