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治療服務站進社區 讓孤獨症患者生活更陽光

2013年03月12日06:05    來源:重慶日報

  本報訊 (記者 楊帆)如何給予孤獨症患者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的生活擁有更多陽光?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孫曉梅建議,把治療服務站建在社區,為孤獨症患者提供集中的康復治療,提高他們的人際交流能力和社會生活參與度。

  孫曉梅說,孤獨症嚴重危害身心健康,損害患者社會交往和情感交流能力,並導致語言能力發育遲緩。但是,“也有一些孤獨症兒童和青年在音樂、繪畫、記憶、計算和空間地理等方面表現出超常的能力,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讓他們茁壯成長。”

  近年來,孫曉梅對孤獨症患者的生存現狀展開過深入研究。她介紹,中國大陸地區目前有孤獨症患者約150萬人,呈上升態勢,其中,兒童患者在中國兒童精神殘疾中的比例逐漸增加。有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全球孤獨症患者達6700萬人,超過全世界癌症、艾滋病患者總和,成為一個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

  孤獨症人群面臨怎樣的問題?孫曉梅說,根據衛生部、中國殘聯、全國婦聯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顯示,“孤獨症人群在醫療、教育、康復訓練方面面臨多重困難,而成年孤獨症人群的安置和康復訓練問題,又是其中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

  對此,孫曉梅提出4方面建議。一是把孤獨症社區康復站建在離居家地點較近的地方,使患者每日往返省時便捷;二是由康復站工作人員組織集中學習、訓練,提高孤獨症患者的人際交流能力和社會參與度;三是通過職業康復訓練,提高患者勞動技能或發揮其超常的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四是社區康復站實行免費服務,減輕孤獨症人群和家庭的經濟壓力。

  此外,孫曉梅還特別提到,要加大對基層社區康復站的人員配置和技術投入,通過有計劃的系統培訓、孤獨症康復訓練專業人士的實地指導、孤獨症示范性社區康復站建設和典型經驗的推廣等,使康復站的工作人員能夠掌握孤獨症人群康復訓練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