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姚雪青
2013年03月12日08: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3到31,農民工代表比上屆大幅增加
截至目前,已有17名農民工代表正式提交了41條建議,還有議案、建議在陸續提交。
5年前,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3位代表的亮相瞬間吸引了全中國的目光。縫紉工出身的朱雪芹、臨時工康厚明、“打工妹”胡小燕,作為農民工的代表走進大會堂履行職責。
5年后,新一屆全國人大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工代表人數增至31人。變化,也體現在地方,據江蘇省人大統計數據,上屆該省農民工代表有1人,本屆增加到7人。
“從3名到31名農民工代表,還有十八大上出現26位農民工黨代表,都表明了黨和國家對農民工群體更重視、解決實際問題更切合農民工需求”,江西省豐城市蕉坑鄉駐台州流動黨支部書記、辦事處主任盧金生代表說。
2010年通過的選舉法修正案明確了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的原則,“同票同權”在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的選舉中得以實現。
“農民工當選人大代表,就在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有了話語權,可以充分表達他們的利益和訴求。”中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委員說。
從認真聽、好好學,到多參與、多表達
3月11日,午餐時間,浙江代表團的三名農民工代表陳臘英、呂華榮和楊曉霞,恰好坐到了分管教育的副省長鄭繼偉代表旁邊。一下子,從農民工子女的教育開始,大家火火熱熱地聊開了。
“這些年,在浙江入學越來越容易,但還是不能做到每個孩子都能順利上學,這個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來自四川的西服整燙工呂華榮問。
鄭繼偉解釋,浙江產業集群的特點是大量農民工分布在縣裡甚至鄉鎮,讓外來孩子得到公平的教育,才是浙江的目標。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曉山代表介紹,按照2012年的統計數據,2.6億農民工中,1.6億脫離本鄉鎮、外出打工,他們年齡狀況、職業狀況、文化程度均各不相同,“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構成復雜的群體,有著多元訴求。”張曉山說。
“農民工群體是連接城市和農村的紐帶,在推進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承擔重任。”張曉山認為,這個群體的聲音得以傳達受到重視,能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壓力大、責任重、審議忙、信心足
“有那麼多各方面代表,我一個農民工怎麼能選上?真是做夢也沒想到!”新代表呂華榮壓力倍生。
江蘇蘇州東南碳制品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技術部經理曹勇代表坦言,來京前心裡沒底,交流學習之后,對履職更有信心了。
“壓力大、責任重、審議忙、信心足。”談起第一次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感受,剛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一個多月的山西焦煤西山煤電杜兒坪礦掘進工董林提了12個字。
此次31名農民工代表中,隻有朱雪芹一人是老代表。過去5年,她一共提了14條建議和一件議案,都已得到辦理或在逐步辦理。
“通過觀察其他代表,向老代表請教學習,我不那麼焦慮了,也不怕說錯話了。會議結束回去后,我要把精力放在基層調研上。”董林邊說邊展示自己正在設計的關於農民工維權保障方面的問卷草稿。
新代表福建佳美集團公司工人謝利英也表示,將把這次大會當成邊學習邊履職的機會,特別要向老代表們多請教。
這個春天,31位農民工代表的聲音在回蕩。夢想,正逐漸照進他們的生活。
(素材提供:記者吳齊強、劉維濤、顧春、張洋、歐陽潔、袁泉、冀業、趙婀娜、孫小靜、汪志球、黃嫻、賀勇)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