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干部論壇

周強:打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場硬仗

2013年03月01日13:47   來源:求是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六大以來,湖南科學發展邁上了新台階,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發展后勁顯著增強。但多年來形成的靠資源、靠投入為主的發展方式仍然存在,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突出。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湖南實現科學發展、富民強省,必須下大氣力打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場硬仗。這就要求我們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破除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開辟湖南發展新天地。

以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湖南經濟結構中傳統農業型、重化工業型、資源加工型的特征比較突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轉方式調結構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其根本出路在於深化改革。要突出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大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打破傳統產業界限,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三次產業之間、各產業部門之間、產業鏈上下游之間、大中小企業之間的緊密銜接、互動發展。二是著力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以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試驗區綜合配套改革為契機,深化資源環境、土地管理、財稅、投融資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建立完善產業項目准入機制、落后產業有序退出機制,扎實抓好差別化電價、階梯水價以及污染資源使用權交易、排污權交易等重要改革試點,形成推動產業轉型的倒逼機制。三是堅持盤活存量和優化增量相結合,既要依靠改革激活傳統產業的競爭力,也要加快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通過深化改革,加快形成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新型工業為主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現代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力爭到2015年基本建成現代產業體系,工業化率達44%,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0%,現代服務業在第三產業中比重超過50%。

以改革推進自主創新,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充分釋放技術創新潛力。堅持科技引領,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創新型湖南,搶佔競爭制高點、把握發展主動權。堅持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完善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創新科技投融資體系,確保到201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2020年提高到2.5%以上,其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的70%以上。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著力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問題,不讓科技成果躺在實驗室“睡大覺”。健全創新組織協同機制,打破分散、封閉、孤立使用科技資源的傳統模式,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建立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制,促進各類創新主體良性互動、各得其所、各盡所能。進一步優化創新環境,培育創新“土壤”,落實好鼓勵創新的各項政策,加快形成支持鼓勵創新的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和市場環境,讓全社會創新活力充分涌流。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