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13日06:30 來源:解放日報
本報記者 任翀
面人、糖畫、剪紙、拉洋片……民間藝人的這些絕活兒,今年不再是燈會、廟會、公園裡的熱鬧場景,還成為餐飲企業、酒吧吸引客人的妙招。
“咦,這裡怎麼有糖畫?”“80后”張小姐與家人踏入延安中路上的一家餐廳,立刻被大堂裡的民間藝人吸引了。游龍戲鳳、十二生肖,十多個琥珀色的糖畫把不大的攤子裝點得熱熱鬧鬧,就連讓顧客玩的轉盤都一應俱全。“你要是喜歡,就送你一個”,戴著廚師高帽子的糖畫師傅笑容滿面地抽出一個“金蛇狂舞”遞給她。無獨有偶,黃小姐帶著歐洲朋友感受中國年,卻在酒吧裡見到了真正的“中西合璧”。衡山路和銅仁路的酒吧原本是最洋氣的,這些天卻多了木偶戲、皮影戲、剪紙、九連環等民間雜耍,與洋酒、RAP說唱等融合在一起,令金發碧眼的“老外”玩得不亦樂乎,一會兒要剪個人像,一會兒又要挑戰九連環。
記者發現,以前走街串巷的民間藝人,如今正組成一個個頗具規模的公司,將喜氣洋洋的民間傳統帶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在飯店做糖畫的大師傅告訴記者,如今不流行“散兵游勇”式地做生意了,因為個人沒有營業執照,屬於亂設攤﹔取而代之的是名稱類似“民間藝術表演團”的公司,為各種企業提供服務。“以前請我們的大多是燈會、公園,今年開始,餐飲企業、酒吧、酒店都歡迎我們去,現場給客人表演”。他告訴記者,這些企業邀請民間藝人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年味、增添喜氣,不是為了賣東西賺錢,所以經營方式與以前不一樣:企業按小時支付民間藝人酬金,民間藝人則免費為客人提供作品。據悉,一些高水平的民間藝人時薪超過800元。與此同時,組團表演的方式還將傳統民俗向海外傳播。在一家餐廳表演的揚州剪紙師傅告訴記者:“除了本地企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企業也經常邀請我們去表演。我老鄉春節就跟著他們公司去新加坡了,包吃包住拿工資還有小費,要不是考慮家人都在上海,我也要去新加坡看看!”
(來源:解放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