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本報獨家披露亞洲第一座跳傘塔 70多年前設計圖紙與理念

2013年02月01日06:29    來源:重慶日報

刊登於1941年《中國滑翔》雜志的跳傘塔設計圖。 本欄圖片均由鄧平供圖

刊登於1941年《中國滑翔》雜志楊廷寶的文章。

  作為亞洲第一座跳傘塔,位於渝中區兩路口的跳傘塔已開始進行原址保護性維修加固。70多年前,這座跳傘塔是如何設計的?1月31日,市社科院研究員鄧平向本報獨家披露了當年跳傘塔的設計圖紙與理念。

  缺參考資料,設計時隻能自主摸索

  1941年4月,中國滑翔總會成立后,為促進民眾的航空興趣,增強國防意識,決定在重慶修建跳傘塔。該塔由基泰工程公司的著名土木專家楊廷寶設計,機械裝置則由滑翔總會干事丁釗設計,跳傘塔於1942年建成。

  在鄧平提供的1941年的《中國滑翔》雜志上,記者看到楊廷寶發表的《中國第一座跳傘塔》與丁釗發表的《陪都跳傘塔》兩篇文章,以及部分原始設計圖紙,詳細記錄了兩人的設計理念。

  鄧平介紹,滑翔總會綜合考慮重慶的地理環境、物質條件等決定塔址選在大田灣。然而當時國內無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國外可供參考的資料也為數不多,設計時設計師們很傷腦筋。

  “設計之初,首感困難者,確為參考資料之缺乏,極力搜集國外專著及雜志等,所獲雖雲不祥……”楊廷寶在文章的開篇即表示,“航空術已成為民族爭取生存之必備條件,然而因為資料的不詳,以及環境物質不同,不得不觀察實際情形,加以變更……”

  丁釗也有同樣的感觸,他在文章中無奈地表示,蘇聯在數年前即有跳傘塔,但是為民眾所用的初級跳傘塔,高度也不過25公尺,降落傘下降時,傘頂仍有一根鋼索連著。“美國也有跳傘塔,初級跳傘塔在公園,為民眾而設……軍用高級跳傘塔約高250公尺……至於詳細機構沒有表述出來,我國想建立高級跳傘塔,也隻有自行設計。”

  傘塔高度讓設計師頗費思量

  我國的第一個跳傘塔要設計多高才合適?這讓設計師當初費了不少心思。

  丁釗在文章中稱,當時50公尺(1公尺等於1米)以下的跳傘塔隻能作初級跳傘練習之用,高度在100公尺以上,則可訓練高級跳傘,那種感覺“好象從飛機上跳傘下來一樣。”

  “太高則恐初學者望而生畏,沮其銳氣,故決定採用國外之中級高度。”考慮到初學者的感受,楊廷寶將地平面至塔尖設計為40公尺,至鐵臂底為35公尺,至跳台為25公尺。此外,為了在外觀上體現跳傘塔的“挺秀而堅強之氣概”,他將塔身設計為立體圓錐形。

  記者在丁釗的文章中看到,塔裡還設計了螺旋式的階梯以便上下,而為了減輕跳傘員著陸時的震動,塔下還用細沙鋪成了沙土圈。

  同時,為了解決塔內的採光問題,塔的內部被粉刷成能夠反光的白色,並於塔身開鑿光洞。塔外還故意保持了混凝土本色,以“作防空之保護色。”

  跳傘有三種方法,跳台到地面最多5秒

  為了方便民眾跳傘,設計師還根據實際情況介紹了幾種跳傘的方法。

  根據丁釗在《陪都跳傘塔》裡的介紹,當時的跳傘一共有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種,跳傘者在地面系在降落傘下,吊至塔頂后,鬆開操作輪,任跳傘者隨張傘環、挂傘繩一起下降,速度可憑借“平衡錘”的重量來調節。

  第二種,跳傘者在地面系在傘下,吊到塔頂或任一高度,自己拉動釋放繩,使傘衣脫離張傘環、挂傘繩自行降落。

  第三種,傘在地面挂好后升至塔頂,跳傘者沿螺旋轉梯登上跳台,系好傘帶后躍出跳台,待傘在空中停止擺動后,拉脫釋放器,任降落傘自由下降。

  根據設計,楊廷寶認為,“自跳台乘傘降落,在空氣密度正常時,約4至5秒,即可抵達地面。”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