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過度開藥、過度檢查等現象,是我們需要共同破解的難題”
瀟湘晨報記者:長沙通過醫藥體制改革,城鎮醫療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挂號排長隊、藥費貴、等床位等現象依然存在。下一步,長沙將怎樣去解決這些難題?
張劍飛:“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一直困擾著老百姓,也是困擾政府多年的老大難問題。這幾年,按照中央要求,我們開展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大了醫療衛生投入。市政府累計增加的醫療衛生投入、為改革配套的投入就達到了22億元。但坦率地說,離人民群眾的要求差距還比較大,主要表現在“看病貴”問題上。現在由於醫患信息不對稱、“以藥養醫”現象存在,過度開藥、過度檢查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這是我們需要一起共同破解的難題。
關鍵詞
食品安全
“食品如果1%出了問題,就是100%的問題”
長沙電視台政法頻道記者:長沙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建設食品安全城市的目標,餐廚垃圾和“地溝油”的處理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今后,怎樣才能讓老百姓吃得更放心呢?
張劍飛:從2008年開始,我們率先提出了建設食品安全城市,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在食品安全方面加強源頭管理、加強案件偵破和督查、嚴懲犯罪分子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根據前一段時間的檢查結果,長沙的食品合格率達到98%。但是,食品如果1%出了問題,就是100%的問題。所以,我們一點兒都不敢掉以輕心。
第一,要抓源頭。由於很多食品不是長沙生產,我們無法把監管延伸到產地,源頭就在批發市場和超市,一定要實行“逢進必檢”。
第二,要加強案件督辦力度。我們設立了食品安全舉報獎。最近幾個重大食品安全舉報,舉報人每人獲得25000元的獎勵。
第三,要鼓勵打造品牌。確保食品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企業自身檢查。如果是小作坊,沒有品牌的企業,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出了食品問題它就倒閉,換一個地方繼續做。如果這個企業擁有全國知名品牌,它知道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可能會使企業關閉,企業也會像政府一樣重視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才有一個真正牢靠的基礎。
關鍵詞
保護生態
“‘不破壞、不影響’就是最大的保護,我們下一步首先要樹立這種理念”
中國日報記者:梅溪湖、洋湖濕地公園開園以后吸引了很多人游玩,請問市長將如何種好先導區這片“試驗田”呢?
張劍飛:山水是大自然賜給長沙的寶貴財富,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又是我們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這幾年我們在先導區這塊“試驗田”上做了大量的生態文章。
說到生態,有兩本書對我本人影響非常大。第一本書叫《寂靜的春天》,是一個美國人寫的,農村裡面大量使用農藥使得鳥類死亡,從而聽不到鳥叫,這本書揭開了世界環保的序幕﹔第二本書叫做《我們隻有一個地球》,講到人類如果無節制使用資源,最終大自然會懲罰我們。
長沙53%的森林覆蓋率、每年1480多毫米的降雨量,這樣的生態要保護好,是我們最基本的責任。下一步首先要樹立“不破壞、不影響”就是最大的保護的理念。其次,要大力建設公園、綠地。這幾年,我們建設了大量社區公園,先導區范圍內,今年桃花嶺公園要開園,西湖文化園要開園,我們還在建茶子山公園,我們要建更多的公園,讓老百姓能夠有更多的地方去散步、休閑。同時,在先導區還要大力發展產業,沒有產業支撐,一個地方、區域很難實現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