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72小時過境免簽,京滬如何“掘金”

2013年01月04日06:33    來源:解放日報

首都機場T3航站樓開通“72小時過境免簽專用通道”(1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文 攝

  據新華社上海1月3日專電 (葉健)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北京、上海兩地開始對45國公民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寬鬆的過境政策將會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對於京、滬兩地而言,在更多的游客前來過境中轉之后,如何完善旅游配套進而吸引過境游客消費,成為兩地收獲政策紅利的關鍵。

  此前,2012年3月浦東國際機場實行直接過境旅客免辦邊檢手續政策后,國際轉國際航班的日人均流量便節節攀升。11月底實際辦理旅客超過20萬人次,日均客流量已達800人次以上,與2011年同比增長一倍還多。在2013年實行更為寬鬆的免簽政策后,可以預計,北京和上海都將會吸引更多國際航班前來中轉,從而帶來大批境外游客。北京市的調查數據顯示,境外旅客的人均旅游消費是中國游客的三倍左右。無論對於航空業還是旅游業而言,免簽政策的放寬都應是利好消息。

  旅游行業:冷熱反應不一

  在實行72小時免簽政策之后,目前旅游行業對此反應不同。

  上海錦旅內部人士表示,企業內部對此尚未形成統一意見,現在還處於觀望之中。

  春秋國旅工作人員表示,由於過境旅客的停留時間較短,自助游可能是他們的首選,因此,他們目前還不看重這部分過境旅客。

  與此同時,東方航空公司卻非常看重過境旅客。東方航空集團公司黨組書記馬須倫表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將會推動旅游業高速發展,其中高端旅游將成發展中的亮點,東航會整合集團內部航空和旅游資源,積極研究如何利用好這一政策。

  此外,對於來上海中轉的乘客而言,自助游也將成為趨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厲新建認為,中轉免簽旅行的范圍限於上海,而上海本地傳統旅游吸引物較少,主要的吸引物往往以休閑型資源為主,這些資源的消費恰恰對旅行社的依賴較弱,游客更有可能自主選擇旅行線路。

  國際經驗:完善配套措施

  在國際上,實行過境免簽的機場很多。東京成田機場是過境72小時免簽,迪拜機場和新加坡樟宜機場是96小時免簽,香港機場為7天免簽,韓國仁川機場最長可達30天免簽,寬鬆的免簽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航班和乘客中轉。數據顯示,仁川機場2011年國際中轉旅客達到175萬人次,而同期首都國際機場和浦東國際機場的國際中轉旅客數都在50萬人次左右。

  此外,吸引乘客中轉的因素不只是免簽時間的長短,更在於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首爾的過境游主題豐富多樣,包括首爾市區旅游、寺廟旅游等項目,分為6小時以上和6小時以下的行程,旅游起來非常方便。而在香港機場轉機的游客,可搭乘專門的旅游大巴,參觀維多利亞港的“香港過境游”“大嶼山和寶蓮禪寺之旅”等線路,時間從3小時到8小時不等。

  業內人士認為,可以研究北京、上海兩城聯動的政策,讓乘客可以“北京入,上海出”或“上海入,北京出”,拓寬乘客的活動范圍。同時,要在免簽的45國中遴選重點客源地,對這些國家進行宣傳推廣,避免停留在“等客上門”的老路子上。

  厲新建還建議,為了進一步提升旅游業的積極性,可以實行類似貨物貿易領域的出口補貼或出口退稅制度,給京、滬兩地面向72小時免簽市場的旅游企業一定補貼。此外,還應該開發多種旅游套餐,滿足不同類型旅客的需求,並重點加強航空公司與住宿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

  上海:小長假40人享免簽政策

  本報訊 (楊夏杰 馮健 張駿)元旦起,上海正式對45國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據上海機場邊檢站統計,1月1日至1月3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累計有40名外籍旅客入境時享受這一免簽新政。從國別來看,其中以美國和韓國籍旅客最多。

  據介紹,許多外籍旅客對過境免簽政策還並不知詳情,但聽說從上海過境能免簽停留72小時,都表示非常有興趣,他們很願意在過境上海時作停留,觀光購物。享受這一政策的旅客,大多數是來前通過旅行社介紹或到上海口岸以后才知道這一政策的。

  為確保該政策順利實施,上海機場邊檢站提前在口岸相關位置設置了72小時過境免簽專用通道和相關提示牌,採取“專業咨詢、專用通道、專人辦理”的方法,為有意向作72小時過境免簽的旅客提供咨詢服務。

(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