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04:49 來源:重慶日報
重慶詩仙太白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陳紅兵
金光閃耀的“詩仙太白·95金樽”
重慶詩仙太白酒業(集團)有限公司是隸屬於重慶輕紡控股集團的國有企業,地處萬州天城鎮,佔地1200畝,總資產15億元。年生產能力為濃香型大曲酒3萬千升,佔全市濃香型產能80%左右。有員工近2000人,國家白酒評委4名、省部級白酒評委16名、萬州區學術帶頭人4名。集團公司轄有詩仙太白酒類銷售有限公司、包裝有限公司、太晟商貿有限公司、古晟酒業有限公司、詩韻酒業有限公司,邛崍酒業有限公司、孫家釀酒分公司、物流有限公司、化危品(鐵路專用線)公司、天城肉制品分公司等11家子、分公司。
苦練內功榮譽接踵而至
企業於2002年-2004年連續3年進入重慶工業50強,2003年首次進入中國白酒工業百強,目前居前50位。2011年進入重慶制造業企業百強,在重慶的白酒行業處於領軍地位。
詩仙太白酒業歷史悠久。1917年,重慶商人鮑念榮從瀘州著名老字號“溫永盛”酒坊(瀘州老窖酒業公司前身)購買了兩口窖池的窖泥、母糟、黃水等一應建窖材料,運回萬縣一馬路鐘鼓樓建窖設廠,取名花林春酒坊,主要生產萬縣大曲,在長江中下游一帶頗受歡迎。解放后,花林春收歸國有,逐漸演變為詩仙太白酒業。
企業文化底蘊深厚。唐朝詩人李白3次到過萬州,特別鐘愛萬州美酒,留下了“大醉西岩一局棋,謫仙笑乘金鳳去”等許多琴棋書畫、詩酒交織的傳世佳話。詩仙太白酒業及其品牌就是為紀念李白在萬州的詩酒活動而命名的。1958年,企業用6種糧食生產的“六合美”酒,在青島參加國慶10周年國宴用酒評選,得到專家“宜賓五糧液的頭,瀘州老窖的尾,中間還帶茅台味”的高度評價而入選。主持評選的商業部、外交部領導要求酒的名稱用地方名勝或名人命名,因此改為叫太白酒。
企業文化遺產豐富。1917年所建老窖池群於2011年6月列入了萬州區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詩仙太白傳統釀酒技藝師承“古遺六法”,經歷代傳承發展,已形成了完整的工藝體系,於2008年列入了萬州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企業百年經營,誠信為本,信譽良好。於2011年10月列入了重慶老字號企業名錄。
百年老窖、百年技藝、百年誠信,釀就了詩仙太白酒至柔至順的優良品質,塑造了“窖香濃郁、醇和綿軟、甘洌淨爽、回味悠長”的濃香型典型風格。
1985年,該企業產品再次被選為國宴食品,1984年、1988年兩次獲中商部金爵獎、1988年獲國家優質產品銀獎,並連續四屆獲四川省名酒稱號,是重慶名酒、重慶名牌產品,“詩仙太白”2005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詩仙太白非常重視文化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成立了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在廠內設立了文物保護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清理確定了傳統釀酒技藝傳承譜系,代表性傳承人已延續到了第五代。在廠內興建了大量文化設施營造文化氣氛,有面積為300平方米的詩仙太白酒史陳列館;有長達150米的文化長廊;有佔地60畝的文化公園;有企業創始人和李白的雕像;有優雅環境、愉悅心情、催化生物、靈動酒體的背景音樂播放系統。廠區綠樹成蔭,風景優美,2004年被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
企業文化鑄就百年品牌
詩仙太白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是誠信。誠信的基本要求是保証產品質量。企業歷來重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在生產方面,不斷加強質量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安全。2009年,詩仙太白酒業成為了重慶唯一一家通過質量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4個管理體系認証達標的酒類企業。
在市場營銷方面,成立了相對獨立的重慶詩仙太白酒類銷售有限公司,建立建全了營銷體系,注重渠道建設,強化優質服務,加強對外品牌文化宣傳,不斷提高客戶滿意率和消費者信譽度。
誠信生產、誠信經營,詩仙太白酒業多次榮獲“重慶市最佳誠信企業”、“重慶食品安全誠信示范企業”稱號,進入了2011年“中國食品行業誠信企業百強”。
詩仙太白的發展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多屆省、市領導都到過詩仙太白酒業視察。
2007年,重慶輕紡控股集團整體收購詩仙太白。依靠輕紡集團強大的資金、管理、人才、技術等優勢,企業不斷轉變觀念,轉換機制,調整結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1年實現銷售10億元,比2007年的2.8億增長了3.5倍。
重慶詩仙太白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陳紅兵在“詩仙太白·95金樽”發行審核會上透露,隨著文化遺產不斷豐富,品牌價值不斷提升,詩仙太白酒業“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傳承詩酒文化,打造中國第一詩酒品牌”的企業文化理念,把企業文化建設上升到了企業戰略高度。“十二五”規劃的目標是,把詩仙太白打造成中國詩酒第一品牌,把公司建設成重慶轄區唯一的白酒上市公司,實現規模效益重慶白酒行業第一名,西南白酒行業前10名,全國白酒行業前20名的白酒產業集團。在“十二五”規劃末,達到年產量6萬千升,年營業收入30億元,年利稅7億元。
(來源:重慶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