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 嫻
2012年12月31日09: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素有“陽光之城”、“高原明珠”的美譽。燦爛的陽光照耀著這片土地,美麗的草海鑲嵌在這裡。然而,長期以來,提到威寧,讓人更多想到的是貧窮、落后。
2009年,威寧被列為全國喀斯特地區扶貧開發綜合治理試點縣,率先闖出一條喀斯特地區扶貧開發綜合治理的成功路子,促進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
產業扶貧,不再三餐土豆
提起威寧,曾經有這樣一個說法,威寧人一日三餐,早餐洋芋,午餐土豆,晚餐馬鈴薯,說的就是威寧產業結構單一。
“威寧人要想吃上‘滿漢全席’,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威寧縣扶貧辦副主任李才彥一語中的。
產業扶貧成為威寧開展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頭戲”。結合氣候、土壤實際,威寧定下了“三化”帶“三農”的戰略目標: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民增收、工業化帶動農業增效、城鎮化帶動農村發展,確立了26個類別鄉鎮扶貧開發工作發展目標,編制完成發展規劃677個,為產業扶貧指明了路徑。
馬仙仙,威寧縣迤那鎮合心村人,隻上過3年學,曾經外出打工8年,攢了點錢后,回到家鄉修起3間平房。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馬仙仙搞起了食用菌種植,建起了2個大棚。幾個月下來,馬仙仙光賣蘑菇就賺到了8萬多元。如今,嘗到甜頭的馬仙仙翻新了大房子,建了5個大棚,年收入20萬元以上。
2009年以來,國家扶貧部門累計向威寧投入財政扶貧資金4.2億元,其中80%以上用於產業開發,重點支持了包括蔬菜在內的草地生態畜牧業、馬鈴薯、中藥材等產業,扶持貧困群眾73.3萬人次。
條件改善,泥巴路變通途
過去的威寧,連縣城裡的許多道路都是坑窪不平,天晴一身灰,下雨兩腿泥,更別提鄉村公路。
“路不通,沒有水,其他啥事都別想干成。”要大步趕上,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這成為威寧上下的共識。
近年來,威寧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修通鄉油路和通村公路1777公裡,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投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6.6億元,解決了476個村的飲水安全問題。投入8.35億元,對全縣35個鄉鎮農村配電網實施改造,結束了偏遠農村無電戶的歷史。
威寧縣斗古鄉白沙村通往秀水鄉新田村的道路狹窄,村民到農田耕種要翻山,走崎嶇小路。2011年3月,威寧縣有關部門到斗古鄉調研。4月初,修路工程正式動工,6月上旬,一條寬6.5米、長11000米,覆蓋農戶500余戶2200余人的山村道路順利通行。“路修好了,造房子拉材料方便極了”,“原本路不好地荒著,現在准備種上秋季作物”,村民十分開心。
好上加好,扶貧任重道遠
基礎設施變好了,致富門路有了,如今的威寧人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鳳山寺門外的壩子裡,從前因為路爛,不好上山,加上百姓每天為生計所累,前來游玩的人屈指可數。如今,前來鍛煉的居民絡繹不絕,練太極、舞劍、唱歌,一派和諧景象。居民王芳樂呵呵地說,“現在威寧變好了,但我們還想好上加好。”
扶貧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553元增加到4068元,26個重點貧困鄉鎮中有16個實現減貧摘帽。
威寧縣委書記楊興友坦言,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威寧基礎差,底子薄,按照國家2300元的新扶貧標准,威寧縣仍然有47.42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威寧的扶貧開發仍然任重而道遠。怎樣擴大產業發展規模,形成連片聚集效應,讓工業助推威寧發展,這些都是威寧縣委、縣政府正在考量的頭等大事。
冬季,成片的黑頸鶴出現在草海上空,為威寧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威寧縣140萬干部群眾,也正邁著實干的步伐,努力讓這顆“高原明珠”熠熠生輝。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