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省委理論中心組集中三天半時間,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非常重要,收獲很大。對於我們全面深刻領會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精神武裝頭腦、推動各項工作、促進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高舉旗幟、堅定道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通過出席黨的十八大,認真學習研讀《報告》,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我感到,《報告》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體現了理論上的系統性、思想上的深邃性、政治上的堅定性,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體現了全黨的意志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意願,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我越學越感到倍受鼓舞,越學越感到責任重大,越學越感到充滿信心。下面,我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問題,談一談學習體會。
一、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富內涵
“小康”一詞最早出現於《詩經》和《禮記》中,對“小康”社會做了描述,是與“大同”社會相適應的一種理想社會。現在我們黨提出的“小康社會”,是鄧小平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和范疇,是小平同志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並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相結合的思想結晶和理論創造。1979年12月,小平同志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首次用“小康”和“小康之家”來描述中國的“四個現代化”。1986年,小平同志進一步指出:“所謂小康社會,就是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對小康的含義進行了具體解釋。此后,建設小康社會就成了我們黨的階段性奮斗目標,黨的十二大以后的歷次黨的代表大會都做了專門闡述,內容不斷豐富。十八大又一次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了新要求,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科學精神。我理解,有以下五個鮮明特點:
一是保持連續性。發展目標是長期性與階段性的統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長期性的總體目標,也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任務。從最初小平同志提出,到2000年實現人均GDP達到800美元的小康,到黨的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並作為主要奮斗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標志﹔從“解決溫飽”到“更加寬裕”﹔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全面建設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表明我們黨對建設小康社會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一脈相承、不斷完善提高的。實踐証明,十六大、十七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和新要求是正確的、有效的,必須繼續遵守和執行。十八大根據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根據各項目標實現程度不同的情況,對一些具體目標進行調整深化,特別是提出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加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核心立場,既體現了既定目標的連續性,又反映了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二是突出全面性。這是十八大提出的小康目標體系的重要特征。在十六大和十七大確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提出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五個方面的目標體系。這個目標體系與“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相一致,既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訴求,也體現了對人民民主權利的尊重,還體現了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和生活環境的期待,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符合人的全面發展要求,順應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意願。
三是體現普惠性。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人民生活水平要全面提高,目的是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表明我們建成的小康社會,是全面的、普惠的、共享的,不是哪一個地區,也不是哪一部分人的小康,而是惠及十幾億全國各族人民的小康。小康社會的普惠性,對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必將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我們的綜合國力已經具備了先富帶動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隻要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就不是夢想。
四是增強保障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保障。十八大報告強調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隻有不斷完善制度保障,才能順利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措施,前進道路才能更加平坦,發展成果才能真正惠及於民。
五是強調決定性。在奔小康的進程中,建設是過程,建成是結果。十八大報告開宗明義地提出,我國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這說明今后五年,是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決戰階段,這一時期至關重要。對我們龍江來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是關鍵取決於今后五年。國家有關機構監測報告顯示, 2010年我國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已經完成80.1%,我省為79%,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今后五年,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奮力追趕,沖刺發力,為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