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努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新要求,我們應深入思考、科學謀劃怎麼建成、什麼時候建成、建成什麼樣的全面小康社會。我認為,就我省來說,就是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落實好五位一體重大戰略部署,扎實推進科學發展、全面振興,力爭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人民群眾有期待,而且我省已經具備了比較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實施“八大經濟區”發展戰略,經濟上盤活做優存量,培育做大增量,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老工業基地潛能正在有序釋放﹔扎實推進大水利、大農機、大科技、大合作,現代化大農業初具規模﹔大規模開展公路、鐵路、機場建設,基礎設施的承載和服務功能日益完善﹔堅持產城融合,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保障性住房建設數量全國領先,城鎮化率高於全國5.2個百分點﹔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按照十八大確定的“兩個翻番”目標,如果我省GDP、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長7.2%即可實現﹔如果到2017年提前3年翻番,年均增長9.9%即可實現。做出這樣的分析判斷,主要是基於我省“十二五”規劃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預期都在12%以上,而且近五年來,我省GDP、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2.1%、11.3%和16.4%,實現預期目標是有把握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要達到國家平均水平的翻番,按照我省“十二五”規劃年均增幅12%以上的預期目標,到2019年就可以實現。我初步考慮,按照十八大精神,我省要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今后一個時期,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重點:
第一,要突出發展這個第一要務。這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物質保障。全面小康社會靠等是等不來的,靠轉移支付也補貼不來,隻能靠我們自身加快發展,才能早日建起來。《報告》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並提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我省作為后發達地區,加快發展仍然是主要矛盾、突出矛盾,也是我省的最大省情、最大實際。我們必須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主旋律,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舉措,破解發展難題,推動跨越式發展。重點是要按照《報告》提出的“四個著力”要求,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根據我省比較優勢,一方面,要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開關和突破口。抓產業項目就是轉方式、調結構,就是強財源、增稅源,也是增就業、增收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我們要圍繞“八大經濟區”建設,推進“十大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加快上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現代化大農業,要加快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進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確保農民增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總之,就是要扭住發展不放,做大做強我們的產業,有序釋放發展潛能,推動跨越式發展。
第二,要加強民主法治建設。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政治保障。《報告》強調,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我理解,發展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程,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方式。要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社區自治、職工代表大會等基層民主制度,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和自我監督。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保証。政府無論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還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都必須依法辦事,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必須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實行專家咨詢論証、社會公示和聽証制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第三,要加快邊疆文化大省建設。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動力。《報告》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提出要堅持“二為”方向、堅持“雙百”方針,堅持“三貼近”原則,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我體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如果沒有文化的繁榮發展、離開精神文化的支撐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不可能實現。要通過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加快建設邊疆文化大省,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第四,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目的。《報告》強調,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我體會,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體現了我們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宗旨,小康社會的目標最終要體現在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上。我省改善民生的任務很重,必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多辦惠民實事。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要鼓勵和扶持全民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以產業支撐就業,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農民增收。目前,我省已有2.5萬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比當地不入社農戶收入增長30%左右,還要大力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農民入社后,機械化解放了勞動生產力,大部分農民從土地上轉移出來,到產業上就業又增加了一部分工資性收入。安居才能樂業,要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改善城鄉居住條件,營造宜居環境。社會保障關系人民幸福安康和社會和諧穩定,要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保障標准,加快全覆蓋,讓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教育事關國計民生,必須優先發展,讓人民群眾學有所教,並推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條件,必須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讓百姓生活得更加安寧、祥和、幸福。
第五,要積極推進“兩型社會”建設。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態保障。《報告》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發展的長遠大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我認為,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並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這是深化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認識的重要成果,順應了人類社會文明的客觀規律,彰顯了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省最大的特色、最重要的資源、最珍貴的品牌,既是發展優勢,也是發展潛力。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加強生態建設,保護是前提,發展是首要。在推進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和恢復的同時,還應注重培育壯大綠色食品、生態旅游、森林碳匯、綠色礦業等生態主導型經濟,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此外,還要抓好節能減排、環境治理和資源節約,建設大美龍江,為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三、力爭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十八大《報告》主題中明確提出,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這鮮明地回答了我們黨要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我體會,要推動龍江科學發展、全面振興,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必須要有激情,有斗志,有干勁,這是確保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組織保障和精神動力。必須按照十八大關於勇於實踐、勇於變革、勇於創新的要求,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一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媒體見面時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省作為老工業基地、后發達地區,民生歷史欠賬較多,人民群眾要求改善民生、渴望過上更好生活的願望十分迫切,對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充滿期待。這是對我們的鞭策,更是我們肩上沉甸甸的擔子。期待飽含信任,責任激發動力。我們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必須時刻牢記宗旨,順應人民期待,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有所為。要自我加壓,勇於擔當,把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我們的第一責任,第一目標,帶著感情、帶著使命去工作、去奮斗,承擔起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神聖使命和歷史責任。
二是要有勇於攻堅克難的拼搏精神。我省作為后發達地區,要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應該說是任務艱巨,困難不小。要破解發展難題,必須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知難而進的精神狀態。我們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經受住“四個考驗”,克服“四個危險”,增強“四個意識”,深刻領會和把握其中之義,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頑強的努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廣大黨員和領導干部要有一種忘我工作的激情,有一種奮發圖強的銳氣,有一種鍥而不舍的韌勁,把心思用在事業上,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把干勁用在發展上,堅持創業、創新、創優,在“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上攻堅克難,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做大經濟增量,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上攻堅克難,在加強社會建設、保障改善民生上攻堅克難,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上攻堅克難,對認准的事,就要抓住不放,對定下來的事,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是要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實干富民、實干興邦。習近平總書記也反復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的執政清醒和自信,也彰顯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為民、務實、清廉的執政風格。我理解,求真務實體現在工作上,就是要真抓實干、迎難而上,把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我們要力爭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根本的就是靠實干。不干,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不干,一切都無從談起。必須切實轉變作風,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圖虛名,不做樣子,不擺架子,少搞“空對空”,多搞“實打實”,多做打基礎、攢后勁的事,多做增動力、壯實力的事,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以優良作風保障各項工作落實,以自己的最大智慧、力量和心血,創造出人民滿意、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業績,努力實現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本文系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12年第三次集中學習時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