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區域聯動 戰略銜接

2012年12月04日08:05    來源:廣西日報

  本報記者 吳凌平 本報通訊員 黃金銘

  10年前,梧州港年貨物吞吐量不足30萬噸,貨物吞吐量不足3萬標准箱﹔而今,這兩組數據已躍過1600萬噸和23萬標准箱的關口。

  水路運輸事業的興起,折射出梧州市依托西江黃金水道,加強區域合作,推動產業蓬勃發展的成就,更彰顯梧州加快建設西江黃金水道核心城市、西江經濟帶中心城市和東西部合作門戶城市的決心。

  港口作業區異軍突起

  梧州中外運倉碼公司副總經理韋明基每天都干勁十足,從船舶調度到貨物裝卸,從貨單管理到業務拓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如果不是梧州利用區位優勢推動產業迅速發展,就不可能有李家庄碼頭今天的繁榮。”韋明基感嘆。

  韋明基清晰地記得:2005年前,李家庄碼頭作業區就是一個“小”字,碼頭和堆場的佔地面積不足1萬平方米,年吞吐能力隻有30萬噸和1.6萬個標准箱。雖然當時中外運公司已是李家庄碼頭的股東,但由於產業門類單一、企業規模小、區域合作局限,尚未形成大港口大物流。

  港口的發展轉機在2006年。梧州中外運倉碼有限公司看准水運業的發展前景,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二期工程,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使公司進入全新發展時期。去年,公司又投入1.8億元加快建設三期工程,以滿足快速增長的港口運輸需求。

  “碼頭年吞吐量5年時間擴大10多倍。”韋明基說,公司的發展得益於梧州市委、市政府重視水運和梧州工業的崛起,碼頭的運輸業務已從以前相對單一的農副產品貨物運輸為主,發展到現在的農副產品、不鏽鋼制品、鋼鐵、牛皮、機電產品、廢五金等綜合貨物運輸。去年,李家庄碼頭總吞吐量達23.324萬標准箱,是10年前的15倍。

  除了李家庄碼頭作業區外,以滿足陶瓷產業園區、進口再生資源產業園區物流需求而建設的梧州港赤水圩作業區,與越秀集團合作,進而與中海、中遠等港航運輸公司合作,通過完善港口物流體系,吸引其他有實力的物流公司,形成強強聯手做大做強港口物流業的局面。目前,該作業區的月貨運量1500標准箱,前三季度的港口吞吐量已超過20萬噸。

  梧州市交通運輸局有關人士透露,隨著該市產業發展壯大,水運再次出現壓港情況。交通運輸部已同意梧州在2010年批復的港口規劃基礎上,重新修編,以滿足港口運輸業的長足發展。到2015年,梧州港將建成3000噸級泊位14個、2000噸級泊位21個、1000噸級泊位28個,形成5000萬噸的年吞吐能力,集裝箱吞吐能力126萬標准箱。

  區域合作急促擴張

  梧州港口貨運量的快速增長,其背后是依托區域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特別是以西江黃金水道為紐帶的西江經濟帶,不斷推動區域合作,實現區域間協調可持續發展。

  梧州市再生不鏽鋼制品產業園區是梧州市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的一個園區。隨著金海不鏽鋼年產100萬噸不鏽鋼項目竣工投產,永達不鏽鋼二期項目快速推進,對梧州鞏固再生不鏽鋼制品行業龍頭地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海不鏽鋼制品公司能夠在梧州生根發芽,區位優勢是基礎,區域合作是關鍵。”該公司總經理王文輝說。梧州與廣東一衣帶水,有西部地區的優惠政策,又受廣東大市場的輻射,在廣東、廣西加快推進戰略合作中,在梧州投資實現雙贏。

  梧州市招商促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梧州按照走好經濟發展“三步棋”、唱響城市建設“三部曲”的部署,在實施“東向”戰略中,以西江黃金水道為紐帶,以發展西江經濟帶特色產業為重點,通過每年在深圳召開招商引資洽談會,並設立深圳(梧州)招商辦事處,專門為客商服務﹔主動與廣州、佛山、東莞等市單位部門、企業洽談﹔參加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節會﹔舉辦梧州國際寶石節等措施,促進產業發展,區域合作不斷躍上新台階。

  如今,走進與廣東肇慶市交界的蝶山區塘源片區,一條兩廣連接的公路即將貫通,“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將啟動建設,區域合作將翻開新的一頁,這裡定位為中國東西部區域合作典范、兩廣經濟一體化先行區、西江經濟帶新增長極,將在建立兩省(自治區)直管、東西部優惠政策共享疊加、經濟發展戰略銜接、區域行政管理和社會管理一體化等方面先試先行,實現梧肇經濟一體化發展。

(來源:廣西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